首頁 快訊 > 正文

世界視訊!攻堅離校未就業:多地提出高校畢業生就業率不低于90%目標

有的地方直接向離校未就業學生發放補貼。

記者王峰、實習生韓甜報道 “今年的就業工作壓力前所未有,2022屆畢業生已經在7月離校,但我們的就業工作并未中斷,還在向未就業學生推薦崗位。”山東省一所省屬理工類大學學生就業處教師李響(化名)說。

李響告訴,目前該校約有20%的2022屆畢業生離校未就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不同高校的情況有所不同。一所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就業處教師告訴記者,“除了準備明年考研、考公,以及準備下半年公務員、事業單位考試的學生,沒有落實就業去向的畢業生很少了。”

北京郵電大學2022屆研究生張雅就是這樣的情況,她拿到了一所高職院校教職的offer,但她的首選還是參加公務員考試。目前,張雅已經回到老家繼續準備考公。“如果落選,我就去高職院校當老師。”

距8月31日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統計越來越近,多地開展了離校未就業服務攻堅行動,繼續推送崗位和就業服務,有的地方直接向未就業學生發放補貼,有的地方明確提出了實現高校畢業生就業率不低于95%的目標。

開展摸底排查

“經濟形勢下行,一些企業的薪資待遇也相應下調,有的畢業生本來已經簽約,但因為對薪酬不滿意又解約。”李響說。

但多名高校學生就業處教師告訴,離校未就業畢業生的主要群體,是準備明年繼續考研、考公的學生,他們已經決定專心備考一年,沒有就業的意愿。

“目前學校還有一部分公費師范生等待專場招聘,但根據往年經驗,這批高素質師范生會定向回所在省中小學任教,不用發愁工作去向。”上述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就業處教師說。

張雅參加了國家公務員考試、補錄,“但每次面試都差一點”。現在,張雅回到老家哈爾濱,等待參加一個事業單位的面試。她拿到了一所高職院校教師崗位的offer,不過一直在考慮中,還沒有正式簽合同。

做好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服務工作,首先需要摸清規模底數。目前,教育部門與人社部門的信息移交工作已經完成,基層政府也在實時進行登記。

四川省就業服務管理局官方微信8月12日的文章稱,7月底,四川省教育廳移交省人社廳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9.14萬人。

人社部開放了未就業畢業生求職登記小程序,人社部官方政務微信8月8日文章稱,超過20萬未就業畢業生登記了求職意愿。

小程序在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平臺、中國公共招聘網、就業在線、電子社保卡等平臺都設有登記入口。張雅說,她是通過支付寶完成了登記。

地方各級人社部門會按照應登盡登的要求,對區域內離校未就業畢業生開展摸底排查,摸清畢業生未就業現狀、學歷專業、求職意向、服務需求等情況,建立實名制臺賬。

實名登記看似簡單,但在實際工作中,有的畢業生不了解政策,怕實名登記對自己升學、就業有影響,從而產生抵抗情緒,出現不接電話、拒不實名登記的情況。

因此,很多地方在今年工作中,安排專人負責離校未就業實名登記工作。山東省新泰市人社局官方微信文章介紹,該市新汶街道力爭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聯系服務率保持在98%以上、就業比例達到95%以上。

江蘇省7月底啟動2022年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服務攻堅行動,明確提出將送去“幫扶套餐”,確保年末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5%。

河北省秦皇島市也提出,盡最大努力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開拓渠道、創造條件,奮力實現高校畢業生就業率不低于95%的目標。山東省濟南市8月9日提出,年底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比例達到90%以上。

“蘇州人社發布”微信號8月13日文章介紹,蘇州市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名制調查工作涉及8501人,已調查核實2834人,幫助1828人實現就業。

實名登記是人社部門開展精準就業服務的基礎。比如,多地離校未就業服務攻堅行動都提出,確保對有就業意愿的畢業生,至少提供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介、1次技能培訓機會、1次就業見習機會。未就業畢業生較為集中的縣(市)每周至少舉辦1次專業性招聘活動,每月至少舉辦1次綜合性招聘活動。

河南省直接向離校未就業畢業生發放300元求職創業補貼,當然,領取補貼的前提是實名登記,領取手續與辦理登記同時進行。

“雖然地方政府和人社部門會服務離校未就業畢業生,但他們更了解的是當地就業崗位和需求,高校收集的就業需求則范圍更廣,所以高校還會繼續服務離校未就業學生,甚至會給已經離校幾年的學生提供就業幫助。”李響說。

努力拓展就業崗位

為了提供招聘崗位,各地在密集舉辦百日千萬網絡招聘、大中城市聯合招聘、金秋招聘月、就業服務周等活動。

“由于經濟形勢下行,很多企業沒有招聘計劃或下調了新崗位的薪資待遇,這導致畢業生與用人單位之間發生不匹配。實際上,就業市場上的崗位是充足的,畢業生的就業觀念需要調整,有些工作看似不好接受,但其實前景很好。”李響說。

北京鏈家今年面向應屆畢業生開放1500多個房產經紀人崗位。北京鏈家相關負責人告訴,截至7月底,北京鏈家應屆生入職人數超過800人,應屆生目標入職率達到53%,今年8-12月計劃再招聘應屆生超過700人。

更好的成長體系和福利待遇,讓房產經紀行業正在成為吸納就業的生力軍。按照去年的水平,入職北京鏈家新人的平均綜合年收入在11萬左右。數據顯示,2021年9112名經紀人加入北京鏈家,其中統招本科及以上學歷6954名,碩士以上學歷150名,來自211、985、一本院校的員工占比達30%。

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是今年教育部門安排的一項重要工作。以重慶為例,截至目前,各高校已赴重慶各區域走訪了5188家用人單位,拓展崗位近10.83萬個。

重慶市大學中專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重慶采取“市級統籌+校際聯動+高校走訪”三結合的方式,有關部門統籌組織高校分批次走訪市內外用人單位,從而提高用人單位與畢業生的匹配度,并提高訪企拓崗的工作效率。

廣東省8月21日將啟動“百城千社萬企助就業”專項行動,并一直持續到10月。據介紹,主要內容包括網絡招聘專區雙選活動、“云上雙選”線上直播招聘和“百城千社萬企助就業”線下雙選會等。

提供不間斷就業幫扶

離校未就業畢業生群體中,一部分就業困難群體需要接受職業培訓等特殊幫扶。

在8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袁達介紹,將著力加強就業指導服務,持續深化產教融合,推進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助力開展大規模職業培訓。

今年春季學期,教育部部署實施2022年度“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計劃”(以下簡稱“宏志助航計劃”),面向重點群體開展就業能力培訓。截至8月上旬,已線下培訓畢業生8.93萬人、線上培訓67.6萬人。

據介紹,“宏志助航計劃”的培訓內容包含了自我認知、職業探索、目標選擇、簡歷制作、面試指導等10個主題,覆蓋大學生從求職準備到簽約就業全過程。

重慶市教委按照每個“宏志助航計劃”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培訓基地對接10所左右臨近高校的原則,由市教委統籌安排每所高校的參訓人數,確保全市每一所高校的家庭低收入畢業生都有接受培訓的機會。為強化保障,加大幫扶力度,市教委與市人社部門緊密合作,將“宏志助航計劃”培訓規模從3600人增加到7300人。

廣東省教育廳近日召開全省2022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第四次調度視頻會議,會議提出,做好困難畢業生就業幫扶,集中開展“一對一”實名幫扶。

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為參訓畢業生建立重點幫扶臺賬,扎實開展專項幫扶行動。各培訓基地要積極整合本地本校就業資源,定期舉辦宏志助航高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活動,為參訓畢業生提供不間斷的就業幫扶。

5月13日至6月30日,教育部會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銀行、中國青年創業就業基金共同舉辦“宏志助航”網上專場招聘活動,累計提供崗位13.2萬個,簡歷投遞9.4萬人次。

在廣東,“宏志助航”網上專場招聘會為期三個月,將持續至8月31日,集聚了教育廳、銀行、企業等多方資源,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平臺上的招聘需求專業豐富,涵蓋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教育、會計學、財務管理等。

(作者:王峰,實習生韓甜 編輯:周上祺)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