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全球觀天下!“十四五”期間,全國將推進街道、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建設


(資料圖片)

10月26日,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副司長李邦華在該部四季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關于開展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的指導意見》時表示,“十四五”期間,全國將推進街道、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建設,這些中心將進一步打造成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的工作平臺和樞紐。

上門入戶探訪必須要征得老年人同意,結合老年人服務需求開展

李邦華介紹,探訪關愛服務在一些地方先行先試,已經實施了一段時間。此次通過《意見》形成制度并在全國面上統一部署推進,是經過系統總結和整體安排的。

在實施步驟方面,首先是要各地結合實際確定探訪關愛服務對象和內容,不同地區老年人的居家養老服務特點和需求不一樣、存在的突出困難也不一樣,需要在總體部署下因地制宜建立制度。

第二步是要開展特殊困難老年人摸底排查工作,既要掌握特殊困難老年人的數量,也要掌握特殊困難老年人的基本需求,精準到村(居)、到戶、到人,確保找到人、找準人。民政部門已經依托“金民工程”建立了全國養老服務信息系統等,將逐步把特殊困難老年人的基礎信息和關愛服務需求匯集形成基礎數據庫,為關愛服務提供數據支撐。

第三步是根據老年人意愿,結合老年人服務需求開展服務,上門入戶探訪必須要征得老年人同意,以個人自愿為前提。

積極拓展“互聯網+養老”在探訪關愛中的場景應用

在實施主體方面,探訪關愛服務要條塊結合、重在基層。李邦華說,民政部門要發揮牽頭職責,加強統籌協調和督促指導。要以縣級行政區為單位,在鄉鎮(街道)開展,落實到村(居)社區,既要發揮基層政府和群眾性自治組織的牽頭組織作用,也要廣泛動員各類力量參與。“十四五”期間,全國將推進街道、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建設,這些中心將進一步打造成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的工作平臺和樞紐。

在實施方式方面,探訪關愛服務主要靠人定期上門入戶、電話視頻等方式開展,是人對人的服務,屬于“人訪”范疇。但《意見》也提出,要積極拓展“互聯網+養老”在探訪關愛中的場景應用,鼓勵相關企業開發面向老年人各種活動場景的監測提醒功能。目前,一些地區正在探索通過老年人家庭用電、用水等情況的數據監測,來及時發現老年人居家養老中的風險并及時預警處置。這些都屬于“技訪”范疇。

“總之,探訪關愛服務作為一項全國推行的新養老服務項目,《意見》雖然作出了整體安排和一些具體規定,但更多的實施工作需要結合各地實際,因地制宜推進。相信隨著服務的廣泛開展,不斷積累經驗,一定會更加規范、更加細致、更加貼心。”李邦華說。

標簽: 服務中心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