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速看料】關注!工信部重磅表態

大盤全天寬幅震蕩。盤面上,電池回收受消息面刺激成為今日市場的最大熱點,板塊近10只個股漲停,HJT方向延續昨日強勢全天逆勢上漲。下跌方面,半導體、人腦工程、醫藥、游戲等方向走弱。

總體上個股跌多漲少,兩市超2700只個股下跌。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9414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1467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截止收盤,滬指跌0.06%,深成指跌0.49%,創業板指跌0.51%。北向資金全天凈買入16.45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買入32.02億元,深股通凈賣出15.58億元。

動力電池回收概念逆勢上揚

今日動力電池回收概念逆勢上漲,個股中,超越科技(301049)、迪生力(603335)、天奇股份(002009)漲停,光華科技(002741)漲6.80%、格林美(002340)漲4.59%。

消息面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云明7月21日在“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致辭時表示,加快培育一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和回收再生的相關企業。

也是此次大會上,寧德時代(300750)董事長曾毓群表示,電池里面絕大部分材料都是可以重復進行利用的,目前我們鎳鈷錳的回收率已經達到了99.3%,鋰的回收率達到了90%以上。

對此,據21世紀財經報道,天齊鋰業(002466)投資管理部門相關人士表示,在鋰電池中鋰回收理論上可以,在商業應用上還達不到大規模回收再利用。對于曾毓群鋰的回收率達到了90%以上的說法,上述人士稱,“實驗室應該能做到,但是商業上我個人還沒見過”。據該人士透露,現在公司有參與下游(鋰回收)的投資和嘗試。

此外,據中證報報道,寧德時代相關負責人回應:“歡迎到廣東邦普看先進量產技術。”資料顯示,廣東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創立于2005年,寧德時代為第一大股東,持股52.87%,主營資源再生利用技術研發、能量回收系統研發、新材料技術研發等。

動力電池回收市場潛力巨大

雖然天齊鋰業和寧德時代對于動力電池回收率有著不同的判斷,但動力電池回收確實愈發受到重視。

新能源汽車銷量快速攀升帶動動力電池裝機量需求大幅增長。而這帶來一個潛在的巨大市場就是動力電池回收。

對于這一市場的潛在規模機構普遍預測未來有望成長為一個千億級的市場。

此前電池原材料供不應求、價格暴漲,導致搶奪優質貨源、延伸產業鏈成為行業競爭主線之一,而動力電池回收則是獲取資源的一大具備“經濟性”的高效途徑。

天賜材料(002709)之前便透露,回收業務是公司增加供應來源、應對原料價格波動的措施之一。

GGI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鋰電池理論退役量達51.2萬噸,同年中國實際回收廢舊鋰電池共29.9萬噸,其中用于再生利用的電池為25.8噸,用于梯次利用的電池量為4.1萬噸,進一步降低了鋰電池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

而近期,隨著鎳、鈷價格回落,鋰價維持平穩,東吳證券跟蹤數據顯示,廢電池采購系數顯著上升,盈利維持穩定,高于2021年平均值。

不過動力電池回收目前也有難點。首先是電池殘余的測量標準難以估計。目前,對動力電池的健康狀態(soh)有很多定義,包括容量衰減的定義、根據剩余放電定義的剩余循環時間和內阻的定義。

其次是金屬價格的波動影響材料回收的經濟性:金屬價格的波動最終決定動力電池回收市場的盈虧,金屬價格受資源供給、技術進步和下游市場等綜合因素的影響。

動力電池的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

關于動力電池的回收與利用,目前行業公認有兩種做法:一種是梯次利用;另一種是拆解回收。這兩種做法都存在一定的技術門坎。

在鋰電池行業有個不成文的行規,動力電池組容量衰減到80%就要淘汰更換。雖然此時動力電池不再適用于汽車,但在其他方面還能發揮“余熱”。

梯次利用的回收模式其實也很好理解,就像是曾經的那句廣告語說的那樣“遙控車拆下來的,遙控器上還能用”。這本質上是通過轉移需求來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

通常來講,當動力電池的容量衰減至額定容量80%-70%以下時,就已不再適用于電動汽車。但80%-20%這一區間,正是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的藍海所在,仍可以滿足很多場景里的儲能或動力需求,僅當容量下降至20%后才須報廢。

拆解回收主要有濕法回收和物理法回收等。濕法回收對設備的要求較低,但需要使用硫酸等化學溶劑萃取以及離子交換,所以環保要求更高。物理回收包括自動化拆解和回收再制造等過程,可得到正極粉、負極粉等有價值的產物,其經濟價值相對較高。

而從電動汽車上退役的動力電池由于實際情況并不是統一的,有的是三元鋰電,有的是磷酸鐵鋰,還有蜂窩電池,具體構造不盡相同,往往需要對性能、安全等諸多要素進行評估檢測,從而再根據不同用途把退役動力電池進行拆解重組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其實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并不割裂,行業中也有先進行梯次利用再進行拆解回收的做法。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