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快訊:由降轉增!6月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速較上月大幅上行,汽車行業增幅明顯

6月工業企業利潤由降轉增,行業結構進一步改善。

7月2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6月工業企業利潤當月同比增正0.8%,結束了持續兩月的利潤同比下行的局面。與此同時,上下游利潤分化有所緩解,汽車行業利潤大幅增長。


【資料圖】

接受記者采訪的人士表示,支撐6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表現的因素主要是產業鏈供應鏈明顯修復帶動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帶動和基數效應影響。展望7月,當月同比增速有望進一步上行。

6月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速較前值上行7.30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表示,工業企業利潤恢復正在加快。

6月份,隨著產業鏈供應鏈明顯修復,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和企業營業收入增速均連續兩個月回升,收入增速已接近近年平均水平,生產銷售繼續邊際改善,企業效益逐步恢復。

同時,產業鏈供應鏈進一步恢復,工業企業效益明顯改善,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0.8%,由連續兩個月下降轉為正增長,利潤增速較上月回升7.3個百分點,呈加速恢復態勢。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0%。

從盈利面來看,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接近六成的行業利潤增速較上月加快或降幅收窄、由降轉增。有21個行業利潤同比增長,行業增長面為51.2%,其中15個行業利潤實現兩位數增長。

分地區看,東部、東北地區企業利潤持續恢復,中西部地區保持較快增長。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后成對記者表示,6月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當月同比上行至正增長區間支撐因素在于工業增加值當月同比上行拉動和基數效應。

中泰證券(600918)研究所政策專題組負責人、首席分析師楊暢指出,根據數據測算,剔除價格增速之后的營業收入要明顯高于營業成本,反映了企業經營狀況的改善。不過,原材料價格仍然在擾動企業經營,對企業成本的壓力仍然存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4.52元,同比增加0.84元,連續8個月回升。同時,在企業應收賬款增加的同時,產成品存貨出現去化,表明企業生產的積極性仍然有待觀察。

行業結構改善,汽車行業利潤大幅增長

從產業鏈和行業結構來看,朱虹指出,6月制造業利潤占比提高,上下游利潤分化有所緩解。

隨著中下游行業效益持續改善,工業三大門類利潤增速差距有所縮小。采礦業利潤同比增速較上月有所回落,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速降幅較上月收窄,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利潤由降轉增。同時,制造業利潤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76.2%,較上月提高2.6個百分點,工業企業利潤行業結構進一步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6月份,受益于產業鏈供應鏈持續恢復,裝備制造業利潤連續兩個月回升,拉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較上月回升4.0個百分點。

汽車制造業因上海、吉林等汽車主產地加快復工復產,利潤由下降轉為大幅增長47.7%,是拉動工業企業利潤回升作用最大的行業。

消費品制造業中,紡織服裝、家具行業利潤分別增長44.7%、20.6%。

不過朱虹指出,工業企業利潤恢復加快,行業結構出現積極變化。但也要看到,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工業企業利潤增速仍處低位,企業成本持續上升,企業虧損面仍然較大,部分企業生產經營仍面臨較多困難。下階段,要繼續推動穩定工業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地見效,不斷擴大有效投資、提振消費需求,加大減稅降費、助企紓困力度,為工業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創造更多有利條件。

鄭后成表示,隨著全球經濟進入下行周期,疊加美聯儲持續加息,以及歐洲央行超預期加息50個基點,預計原油等大宗商品的價格大概率繼續承壓。因此,后期采礦業利潤增速大概率下行,而制造業與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利潤增速受益于原材料成本下行。

對于7月工業企業利潤走勢,鄭后成認為,從量、價、利潤率和基數等多方面綜合考慮, 7月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當月同比大概率在6月的基礎上上行。

楊暢也認為,由于上年三季度單月數值為年內低點,伴隨著工業企業環比狀況逐步改善,單月同比增速有望呈現出進一步修復的特征。

標簽: 工業企業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