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天天看熱訊:中央網信辦:對赴國外上市企業,重點審查評估重要數據等被竊取、泄露風險

記者 王俊 北京報道

8月19日中宣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新時代網絡強國建設成就。

本次發布會上,網信辦多個司局負責人出席,對網絡安全審查、網絡暴力、平臺監管等關注度高的話題進行了回應。


(相關資料圖)

已有20余家擬赴國外上市企業進行申報

今年2月15日修訂后的《網絡安全審查辦法》正式實施。新修訂的《網絡安全辦法》,將網絡平臺運營者開展數據處理活動影響或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這種情形納入到網絡安全審查中,并明確要求掌握超過100萬用戶個人信息的網絡平臺運營者赴國外上市必須向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申報審查。

那么,網絡安全審查具體如何開展,有哪些審查重點?中央網信辦網絡安全協調局局長孫蔚敏表示,根據《網絡安全審查辦法》,對網絡平臺運營者赴國外上市審查重點評估企業上市可能帶來的核心數據、重要數據或者大量個人信息被竊取、泄露、毀損以及非法利用、非法出境的風險;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核心數據、重要數據或者大量個人信息被外國政府影響、控制、惡意利用的風險,以及網絡信息安全風險等因素。

據介紹,自《網絡安全審查辦法》修訂施行以來,截至目前,已有20余家擬赴國外上市企業向國家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進行了申報。

孫蔚敏強調,“我們始終支持境內企業依法依規合理利用境外資本市場融資發展。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

而對于滴滴網絡安全審查的后續,孫蔚敏回應記者稱,下一步,網信辦將指導督促滴滴公司切實做好相應整改工作,消除安全風險隱患。加大對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等領域的執法力度,依法處置危害國家網絡安全、數據安全、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等違法行為,切實維護國家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有力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清理違法和不良信息200多億條

網絡生態與每個人息息相關,近年來網絡暴力、飯圈亂象等擾亂了正常的網絡空間生態,也引起了監管機構的重視。

據介紹,“清朗”系列專項行動開展以來,針對飯圈亂象、互聯網賬戶亂象、網絡暴力等突出問題開展了30多項專項整治,清理違法和不良信息200多億條,賬號近14億個。

中央網信辦網絡綜合治理局局長張擁軍表示,網絡生態治理始終是管網治網的重要內容。以2020年《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的施行為標志,正式拉開了全面深入治理網絡生態的序幕。先后出臺了整治飯圈亂象、規范娛樂明星網上信息等通知,大大壓縮非理性追星的空間;制定修訂關于用戶賬號、公共賬號、應用程序等規定,強化全流程、全要素監管;公布直播營銷、直播打賞等文件,細化行為標準;同時出臺關于壓實網站平臺主體責任的相關意見,明確主體責任的內涵、任務。

在日常監管方面,張擁軍表示,網信辦督促平臺完善社區規則,把好生態治理的第一道關口。同時抓重點平臺,聚焦重要頁面、重要環節,對問題發生多、影響大的加強巡查,及時提醒處置。抓重點問題,對頑癥痼疾一抓到底,持續打擊。對問題集中、整改不力的從嚴查處、通報曝光,形成震懾。抓問題根源,深挖網絡亂象的背后成因和利益鏈條,努力從源頭上來解決問題。

“可以說,這些年網絡生態治理的好轉應該是有目共睹的,但毋庸諱言,確實還存在一些問題。”張擁軍稱,下一步將聚焦人民群眾關切的突出問題,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持續推進網絡生態治理,為廣大網民營造風清氣正、健康向上的網絡空間。

探索創新監管標準和模式

互聯網平臺企業的規范發展、健康發展、可持續發展一直是國內外普遍關注關心的問題。

中央網信辦副主任、國家網信辦副主任、新聞發言人牛一兵表示,近年來,中央網信辦以及相關部門完善監管手段,提升監管效能,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為推動互聯網企業健康持續發展保駕護航。這些有力舉措進一步明確了規則、劃清了底線、規范了秩序,為企業發展設置好“紅綠燈”,約束了一些互聯網企業的不規范行為,同時也填補了監管的真空地帶,消除了企業發展的風險隱患,有利于互聯網企業深化改革、強化管理、規范運營,更加健康、有序、可持續地發展壯大。

“中央網信辦作為中央網信委的辦事機構,是統籌協調網信事業發展的職能部門,促進互聯網企業健康持續發展始終是我們肩負的一項重要使命。”牛一兵稱,我們將會同相關部門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一如既往關心支持互聯網企業健康發展、做大做強。

據牛一兵介紹,網信辦將加強政企對接交流,加強惠企政策統籌協調,加強政策宣傳和輿論引導,進一步完善與企業的聯系溝通機制,大力支持企業參與“十四五”網信規劃的重大項目、重大工程;探索創新監管標準和模式,加強企業網絡安全保障,構建親清政商關系,依法維護互聯網企業和企業家的合法權益。

(作者:王俊 編輯:包芳鳴)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