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每日熱訊!項目制助力外部市場創效“節節高”


【資料圖】

本報1月30日訊(記者顧松通訊員陳軍光劉帆)數據顯示,2022年,勝利油田魯勝公司運行外闖項目36個,年創效4664萬元,人均年創效能力達15.7萬元,對比2017年剛剛踏入外闖市場,年創效金額增長4360萬元,人均年創效能力增長8萬元。

成績的背后,源自魯勝公司全面深化項目制運行模式,并推廣至外闖市場業務領域,形成了按價值量結算的價格體系,進一步盤活人力資源,激發創效活力,不斷提升創效能力。

作為主力項目之一,康貝項目組外闖市場人員從最初的8人擴展到48人,創效額由80萬元增長到300余萬元,員工創效能力穩步增長。“外闖這第一步真不好邁!當初競聘項目組負責人的時候,我也是猶豫了很久。”徐保國原是管理區生產指揮中心主任,2019年經過競聘,成為康貝項目組負責人。

由甲方變乙方,從采油工變成注氮氣施工人員,面對全新的工作和陌生的環境,徐保國帶領8名員工白天到現場練習實操,晚上學習操作規程等理論知識。在徐保國的帶領下,項目組業務由單純的注氣施工拓展到油氣技術服務、安全責任監督、電氣焊、油管清洗等多項業務,創效額逐年增長。

“我們以人力資源為運營資本,以創造最大價值為目標導向,將績效考核貫穿外部市場項目全生命周期,通過‘競標’方式確立負責人,組建外闖隊伍,獨立考核,自負盈虧,通過市場化競爭,提升創效水平。”魯勝公司基層黨建專家、人力資源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范琳說。

徐保國負責的康貝外闖項目組就是在這種模式下組建運營的團隊,像他這種模式組建的項目,在魯勝公司還有很多,二氧化碳項目部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從被迫停產到全年盈利1400余萬元,二氧化碳項目部歷經四年,演繹了老廠停產后的浴火重生。為完成承包經營任務,項目部以價值創造為引領,規劃出二氧化碳銷售、注井施工和注氣站注氣三大創效點,不僅讓二氧化碳項目實現可持續發展,還為二氧化碳驅油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打造了二氧化碳注氣的“魯勝樣本”。

項目部用精湛的技術、真誠的服務,將服務單位由兩家發展到16家,施工區域由原來的東營、淄博、德州、濱州,發展到青海的海西州,全年收入4000萬元,實現利潤1400余萬元。

二氧化碳項目部利用有限的人力資本,不斷刷新創效額,用成績體現價值引領為導向的績效考核策略的正確性,提升了人力資本增值水平。

新模式的推進,使廣大員工觀念發生重大轉變,能創效的崗位就是好崗位的意識根植在員工心中。走出去不只是為了創造效益,更重要的是通過外闖市場拓寬員工視野、鍛煉隊伍,積累更多經驗,進一步打造一體化增油技術的專業隊伍,為建設“油氣+油服”的特色油公司夯牢基礎。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