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環球最新:“特色經濟”與時俱進 為提振消費添柴加薪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蘇詩鈺

消費對于經濟的拉動意義重大。隨著社會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一些經濟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出來,“特色經濟”將為我國經濟增長提供新動能。如,夜間經濟、睡眠經濟、“微醺”經濟、深夜食堂等應運而生,持續釋放消費潛能的同時點燃了城市的“煙火氣”。

城鎮化的發展和居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早已讓夜間經濟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艾瑞咨詢報告顯示,2016年以來中國夜間經濟規模快速增長,2022年將突破40萬億元,夜間經濟也由此成為政府促消費發力點之一。

面對萬億元級的消費海洋,在筆者看來,首先從宏觀層面需要政府有關部門“搭把手”,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讓整個市場的運轉更加積極有序。政策發力要既重視復元氣、渡難關,又要兼顧經濟發展大局。目前來看各地政策組合拳已相繼亮相,天津明確加快打造“夜津城”品牌;武漢則表示將持續打造長江夜游品牌,推出十大夜游產品和線路,吸引游客夜間消費;上海提出上海夜間經濟發展的“1+15+X”空間布局體系。

其次在微觀層面,要不斷提升人們對特色經濟的消費感受,這考驗著經營者的智慧。除了夜間經濟,為迎合不同的消費群體培育促進新型消費,共享經濟、首發首店經濟、免稅經濟、地攤經濟、直播經濟等“特色經濟”被多地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成為今年恢復和擴大消費工作的有力抓手。要讓城市在特色經濟中各展所長,面對慕名而來的消費者,經營者切記不能有一錘子買賣的想法,要聽取多方意見“拉回頭客”,提升服務質量,給消費者獨特的消費體驗。

消費對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頂層設計多次提出擴內需、促消費是穩定經濟增長的重要方向。因此,在穩固傳統消費的基礎上,各地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以“特色經濟”為突破,通過提振消費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添柴加薪。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