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結構性因素對出口仍有支持|環球播報


(資料圖片)

摘要:

海關數據顯示,4月美元計價出口增速略超預期,增量較前值下降但維持一定韌性。進口增速明顯弱于預期,情況與PMI進口分項和4月國內經濟高頻數據接近,受到國內經濟“填坑”后投資增長放緩,上游原材料需求減弱影響。進口分項表明,制造業中間品需求下降程度不大,但半導體相關制造業依然相對更弱,與此前情況一致。出口表現類似,仍顯示出汽車等傳統耐用消費品和機電產品極強、電子消費品偏弱的狀況。自有全產業鏈部門生產持續增強,產業轉移提振設備需求,共同帶動一般貿易出口,而參與全球生產的代工行業繼續受到擠壓。一般貿易強勢對沖了來進料加工貿易走弱,減緩總出口承壓程度。展望未來,產業鏈和供應鏈已經恢復常態,年內國內經濟仍以弱復蘇為主,加庫存方向不變,預計進口明顯下行的狀況不會持續。人民幣匯率維持震蕩上行走勢,短期波動幅度較小,對進出口影響有限。逆全球化將繼續從總量和結構兩方面影響出口,尤其在結構層面正在體現。短期出口或繼續受產業轉移帶來的中上游裝備需求提振。但海外發達國家經濟衰退風險仍不低,外需偏弱前景仍未徹底扭轉,繼續警惕出口對經濟的潛在負面沖擊。進口則仍取決于國內需求復蘇節奏,以及大宗商品價格反彈原材料進口名義金額的影響。

數據顯示,中國2022年4月出口金額2954.20億美元,同比增速為8.50%,與預期的8.0%差異不大,但較前值14.80%明顯回落;進口金額為2052.10億美元,同比增速為-7.90%,明顯弱于前值-1.40%回落,也明顯低于預期-0.2%。出口依然強于進口令貿易差額繼續上升至902.10億美元,并繼續位于歷史同期最高位。

總體上看,美元計價出口金額從高位回落但仍在歷史同期高位,結合3月和4月看并不弱于季節性,去年基數回落是影響同比的因素之一,剔除基數效應后同比增速上修至5.96%。但進口金額明顯弱于季節性表現,基數則變動不大,剔除基數效應后同比增速稍有上修至7.36%。出口小幅回落的同時進口明顯下降,是導致貿易順差大幅上升的重要原因。情況顯示,進口明顯走弱與PMI進口分項以及4月以來國內經濟高頻數據表現一致,更多受到3月國內經濟完成“填坑”后,投資增長放緩,上游原材料需求減弱影響。出口增量明顯下降,短期之內維持一定韌性,但未來海外經濟進一步衰退可能性依然較大,外需面臨的下行風險并未完全解除。

具體來看進口方面。分貿易方式看,4月一般貿易重回負增長,來進料加工貿易負增長幅度擴大,海關監管和保稅區貿易增速稍有下降。邊際上看,一般貿易、來進料加工貿易均明顯弱于季節性,海關監管和保稅區貿易回落幅度符合季節性。工業原材料進口量來看。大豆、原油進口量同比增速轉負,初級塑料、銅進口量維持同比負增長,鐵礦石進增速減慢。邊際上看,原油、鐵礦進口量從高位回落,銅、大豆進口量基本持穩,初級塑料進口量偏低。工業中間品和制成品方面。高新技術產品和機電產品繼續呈現負增長,電腦設備進口負增長收窄,但半導體元件、集成電路、汽車相關進口跌幅擴大。邊際上看,高新技術產品和機電產品稍弱于季節性。電腦基本符合季節性,半導體元件、集成電路、汽車相關則明顯弱于季節性。結合此前公布的其他方面數據看,原材料行業加庫存再度放慢,投資走弱的負面影響依然存在。制造業中間品需求下降程度不大,但其中半導體相關制造業表現相對更弱,與此前情況一致,仍受到貿易結構調整和產業轉移的影響。

出口分項方面看。分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增速明顯減緩但仍維持正增長,來進料加工貿易負增長稍有收窄,海關監管和保稅區貿易漲幅略有擴大。邊際上看,一般貿易仍處于絕對高位并明顯強于來進料加工貿易,后者表現明顯弱于季節性。分產品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降幅收窄,機電產品變動不大,勞動密集型產品漲幅縮小。其中主要是電腦、手機跌幅減小,家電漲幅減小,集成電路跌幅擴大,汽車相關出口漲幅繼續加速至82.93%。邊際上看,勞動密集型產品、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略弱于季節性,絕對位置不低。電腦、和手機出口偏低,家電和集成電路出口維持高位,汽車則刷新歷史單月最高。分國家來看,對主要發達國家出口的拖累程度均減小,對新興國家出口變動不大,對AXJ國家出口的拉動明顯減小。邊際上看,對美、歐、日出口減少不多,對港、對東盟出口下降明顯。出口表現與前期情況基本一致,仍顯示出汽車等傳統耐用消費品和機電產品極強,電子消費品偏弱的情況。自有全產業鏈的部門生產持續增強,產業轉移提振設備需求,共同帶動一般貿易出口。而參與全球生產的代工行業繼續受到擠壓。

本報告中的信息均源于公開資料,僅作參考之用。方正中期研究院力求準確可靠,但對于信息的準確性及完備性不作任何保證,不管在何種情況下,本報告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沒有考慮到個別客戶特殊的投資目的、財務狀況或需要,不能當作購買或出售報告中所提及的商品的依據。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