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今日要聞!銀保監會:實體經濟資金有效供給平穩增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銀保監會8月12日舉行新聞通氣會,就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中小銀行改革化險等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上半年,銀保監會引導銀行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實體經濟資金有效供給平穩增長。

數據顯示,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3.68萬億元,同比多增9192億元。政策性開發性銀行和國有大型銀行貸款投放力度較大,其中政策性開發性銀行貸款較年初增加1.52萬億元,大型銀行貸款較年初增加6.8萬億元。

服務小微企業方面,6月末全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55.8萬億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1.77萬億元,同比增長22.64%,大幅高于各項貸款增速;有貸款余額戶數3681萬戶,同比增加710萬戶。

重點領域金融服務不斷優化。上半年,制造業貸款新增3.3萬億元,同比多增1.6萬億元。支持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建設,6月末基礎設施建設貸款同比增長11.1%。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引導銀行機構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加強薄弱環節金融服務,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信貸投放力度,進一步提升制造業金融服務,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加大對教育、醫療、養老等社會事業的支持力度。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同時表示,當前,我國銀行業總體運行穩健,風險抵御能力持續增強,銀行業資本和撥備水平充足,資產質量整體保持平穩態勢。

該負責人表示,為進一步推動中小銀行加快不良資產處置,銀保監會會同財政部、人民銀行認真研究相關支持政策,初步考慮選擇6個省份開展支持地方中小銀行加快處置不良貸款的試點工作。試點工作將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積極發揮地方政府作用,壓實中小銀行主體責任,做實資產質量分類,因地制宜、分類施策,進一步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末,全國共有村鎮銀行1648家,中西部地區占比為66%,縣域覆蓋率為68%。

標簽: 有效供給 實體經濟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