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全球消息!強化財政支持 打造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樣板

■記者李海楠

工信部、財政部近日聯合印發通知,部署開展財政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工作。


(資料圖片)

通知提出,從2022年到2025年,中央財政計劃分三批支持地方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打造一批小型化、快速化、輕量化、精準化的數字化系統解決方案和產品,圍繞100個細分行業,支持300個左右公共服務平臺,打造4000至6000家“小燈塔”企業作為數字化轉型樣板,帶動廣大中小企業“看樣學樣”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

這是繼8月初工信部召開“中小企業數字化工作座談會”提出“要加強政府引導,通過強化財政支持,撬動龍頭企業、社會資本合力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要求后,有關部門第一時間對政策要求的貫徹落實,“真金白銀”財政支持已在路上。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汪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數字化轉型對于企業能夠帶來提質降本增效、優化流程、拓展業務、增加盈利能力的積極作用,是順應信息化時代的必然要求,“但不同于大型企業在信息化資源上的先天優勢,中小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道路上不乏掣肘。”

其中,缺少核心技術支持和資金相對不足,是阻礙中小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公認因素。

“無論給予企業核心技術支持還是提升企業信息化意愿,資金支持都必不可少。”汪浩認為,實現數字化轉型,技術是核心要素。而掌握核心技術的大平臺有著足夠的優勢整合各類要素,促成各類企業同臺共享資源,這本身是市場自身發展的需要,當然,也需要政策層面尤其是政府層面出臺更多的便利化舉措予以支持和促進。

顯然,盡快打造可被復制和參照的轉型樣板,是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大氣候的當務之急。

選取哪些行業企業進行支持也是此次通知的重點內容。通知明確,將制造業關鍵領域和產業鏈關鍵環節的中小企業作為數字化轉型試點的重點方向,對其中數字化轉型需求迫切、發展潛力巨大、經濟社會效益明顯的中小企業加大支持力度。

尤其是要重點向醫藥和化學制造、通用和專用設備制造、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運輸設備制造、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計算機和通信電子等行業中小企業傾斜。

而在打造示范樣板上,通知提出,將通過試點形成一批“小快輕準”的系統解決方案和產品,提煉一批聚焦細分行業規范高效、有利復制推廣的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典型模式,打造一批可復制易推廣的數字化轉型“小燈塔”企業。

通知提出,中央財政安排獎補資金支持服務平臺,由服務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數字化改造服務。其中,2022年擬支持100個左右服務平臺。此外,中央財政對完成改造目標的服務平臺安排獎補資金,每個服務平臺最高獎補不超過600萬元。

值得重申的是,國家“真金白銀”的投入背后,本質是要幫助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重塑核心競爭力,重構企業產業鏈和供應鏈,構建新的戰略競合數字生態,以此彰顯國家發展數字經濟、持續釋放新舊動能轉換紅利的決心。

“國家層面對企業數字化轉型給予大力支持符合國家利益。”在汪浩看來,未來圍繞數字化轉型,“強化財政支持,撬動龍頭企業、社會資本合力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政策路徑日漸清晰,他也提醒,“確保數字經濟優質發展,也必須從體制機制著手,暢通和掃清制度和市場阻礙。引導各部門通力合作,發揮好資本優勢。”

本公眾號版權歸所有。如轉載或引用本文內容須經許可,并注明轉自。

監 制丨王輝李丕光王彧劉衛民

主 編丨毛晶慧編輯丨張麗敏

標簽: 財政支持 中小企業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