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時訊:社會資本“投早”“投小” 每年最高可獲500萬元獎勵

記者杭瑩李鋼李旭

8月19日,廣州市人民政府召開《廣州市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以下簡稱“《計劃》”)新聞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廣州將要實施六大重點行動,形成至2025年,以新動能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格局,重點領域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主陣地。

2025年實現研發經費占GDP比重達3.4%


(資料圖)

根據《計劃》,廣州要力爭2025年實現全市R&D經費占GDP比重達3.4%,上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在2020年基礎上翻番,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突破1.2萬億元,先進制造業增加值、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65%、25%。

據介紹,近三年廣州企業上市掛牌提速增效,年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20家左右,數量持續保持高增長態勢,目前累計培育境內外上市公司237家,融資規模超過5600億元,現有總市值約3萬億元。

《計劃》提出實施戰略科技力量引領行動、產業創新發展導航行動、產業核心技術攻堅行動、產業創新載體提質行動、科技產業金融融合行動和廣聚英才匯智領跑行動等六大重點行動。其中,廣州將進一步發揮重大創新平臺引領產業發展的作用。統籌布局建設人類細胞譜系大科學研究設施、冷泉生態系統研究裝置等一批影響未來產業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以南沙科學城為主要承載區共建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生物醫藥產業最高可領3000萬元創新補助

據《計劃》稱,廣州將探索重大創新平臺科研成果“沿途下蛋、就地轉化”機制,鼓勵眾創空間、孵化器為“2+2+N”科技創新平臺體系提供成果孵化服務,通過科技金融等方式支持服務一批硬科技企業。

在培育壯大創新型產業集群方面,廣州將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創新園區,搭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推動新興產業集聚集群發展。還將開展生物醫藥產業創新補助,對符合條件的事項最高補助3000萬元。

據介紹,上半年,廣州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與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與健康三大新興支柱產業增速分別達到3.9%、4.4%和7.6%。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其中醫藥制造業發揮主要拉動作用,同比增長35.6%。

上半年,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登記注冊企業超過8萬家,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超過1萬家,實現營業收入1845億元,同比增長16.1%,稅收66.7億元,同比增長15.6%。而《計劃》則要求廣州還將加大人工智能應用場景開放力度,建設100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示范項目。

新認定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獎勵100萬元

《計劃》提出,要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快成長壯大為規模以上企業,并對每家符合條件的企業累計獎勵資金最高100萬元。2022年,廣州市工信局出臺了《廣州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對新認定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一次性獎勵100萬元,今年有55個新增的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正在公示中。

在增強國有企業創新能級方面,《計劃》提出2022年從國資收益中安排不低于1億元,專項支持企業發展重大科技創新產業(300832)項目;2023-2025年,每年從國資收益中安排不低于3億元支持企業創新發展。

《計劃》提出,廣州還將建立以科技金融為主線的產業創新支持體系。推動設立千億級產業投資母基金和百億級創業投資母基金,通過子基金引入社會資本,重點投向半導體與集成電路、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與健康、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領域。

《計劃》還提到要引導社會資本“投早”“投小”,對于投資廣州市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股權投資機構,按照實際投資額的15%給予每年最高500萬元的獎勵支持。

標簽: 社會資本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