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世界微速訊:做多中國 外資機構紛紛押注A股

海外中國基金下半年持倉陸續更新,看好哪些方向?

進入9月,海外中國基金的持倉情況也陸續更新。部分基金在板塊配置方面向消費傾斜,部分基金依舊看好新能源大方向,還有部分基金繼續以互聯網和金融為其主要布局方向。


【資料圖】

近期,多家外資機構持續表達了對中國資本市場的信心,他們相信中國市場仍有較多投資機會,看好A股及港股市場的未來表現。

海外中國基金“押寶”多個板塊

規模最大的海外中國股票基金安聯神州A股基金(Allianz China A-Shares AT-USD)近期公布了7月份的持倉。

該基金在7月份管理規模下滑得比較明顯。數據顯示,基金規模由6月底的90.38億美元下降至7月底的71.55億美元。截至7月底,該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為寧德時代(300750)、中信證券、貴州茅臺(600519)、隆基綠能(601012)、東方財富(300059)、山西汾酒(600809)、錦江酒店(600754)、恩捷股份(002812)、美的集團(000333)、立訊精密(002475),與上一期相比,保利發展(600048)跌出前十大重倉股,由立訊精密取代。

該基金的行業分布較為分散,前十大重倉股涉及工業、金融、消費、科技、材料等多個行業。與上一期相比,截至7月底,該基金的消費和工業占比有所提升,日常消費的占比由16.5%上升至16.8%,工業的比重由14.1%上升至15.4%,可選消費的占比也略有上升。與此同時,金融的占比則明顯下降,由16.3%回落至14.4%。

去年下半年,安聯神州A股基金曾因重倉寧德時代而備受市場關注,就最新持倉來看,該基金至今仍將寧德時代放在第一重倉股的位置。不過,與去年下半年相比,寧德時代的持倉占比已經有較大幅度的下調,整體持倉更為均衡。

摩根中國A股市場機會基金(JPM China A-Share Opportunities A)也于近期公布了8月的最新持倉。與上一期相比,前十大重倉股中的寧德時代、通威股份(600438)、隆基綠能、國電南瑞(600406)等新能源概念股被減倉,白酒股五糧液(000858)也被減持。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有部分減持,這只基金的前排重倉股仍充分聚焦新能源領域。無獨有偶,在近期舉辦的摩根大通媒體交流會上,摩根大通亞洲電力、公用事業及可再生能源行業研究主管韓詠麟也表達了對新能源細分領域的看好。他表示,摩根大通非??春弥袊I巷L電的發展,海上風電起步較晚,近期才實現了平價,在未來兩年有望放量,預計海上風電在2023年、2024年每年有30%的提速。其中,摩根大通較為看好海底電纜零部件,因為該細分行業市場集中度較高,門檻及技術含量較高,因此盈利水平較高。

與摩根中國A股機會基金的投資策略不同,另一只重量級海外中國權益基金――瑞銀(盧森堡)中國精選股票基金仍以新經濟為投資核心,重點關注金融、通訊服務和消費必需品。瑞銀認為,服務及消費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中國龐大的線上零售市場有增長空間,創新研發開支和國際專利申請也有強勁的增長,同時,人口老齡化也促進了醫療保健行業的市場增長。

截至7月31日,該基金的管理規模約為56.92億美元。前十大持倉中,貴州茅臺的持倉占比最高,其次是網易、騰訊、阿里巴巴三只互聯中概股。除此之外,醫藥股石藥集團、金融股香港交易所、平安保險、中國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友邦保險等也在前十大重倉之列。

外資機構持續看好中國

近期,有多家外資機構表達了對中國市場的強烈興趣,他們相信中國市場有其自身獨特的優勢,仍蘊藏著較多的投資機會。

此前,保德信固定收益(PGIM Fixed Income)首席投資策略師、全球債券主管Robert Tipp曾表示,中國帶來了分散投資的機遇。中國的經濟規模,以及其市場驅動因素與政策相結合的獨特模式,為全球投資環境帶來罕見機會:一個可令投資組合變得更多元化的市場。

Robert Tipp認為,自今年第一季度以來,中國股票市場表現不同于全球趨勢,而中國債券市場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里或多或少地逆全球熊市而上揚。面對債市與股市普遍高度關聯的全球環境,中國實際上是一個獨特的經濟體,中國的特殊政策與經濟規模使其商業和市場周期與世界其他地區不完全關聯。長遠來看,如果中國市場繼續保持快速增長,且與其他市場的相關性仍然較低,或將會創造出相對與其他市場的升值機會,同時抑制整體市場波動。

瑞銀也認為,中國市場具備風險,但機會也很多,仍具有吸引力。具體表現為,中國是第二大股票市場,機遇多,有利于主動管理,擁有與美國抗衡的技術和研發,有著相當多的結構性增長領域。與此同時,居民的可自由支配收入也在不斷增長。

多家外資機構近期發表了對下半年中國經濟發展的看法。貝萊德基金經理鄒江渝近期表示,展望下半年,中國經濟有望在全球率先復蘇,企業盈利也有望迎來改善。富達國際基金經理王陶沙近日表示,重振經濟增長是當前的首要目標,相較于歐美的高通脹環境,中國則擁有通脹率在3%以下的優勢,因此可率先恢復經濟增長。

外資機構的策略專家們也表達了對中國資本市場的樂觀預期。摩根大通首席亞洲及中國股票策略師劉鳴鏑近日表示,整體上,中國股票的估值很低,摩根大通非??春肁股及港股市場的未來表現。景順首席全球市場策略師Kristina Hooper表示,預計中國將出臺更多促增長的政策,且預期有望帶動中國股市上漲。

也有外資機構對中國市場的投資提出建議。施羅德投資公募業務(籌)首席投資官安昀認為,此時應是股票著眼于中長期角度較好的布局時間點。如果考慮到未來半年到一年的預期明朗和經濟恢復,股票此刻是值得關注的。從行業上看,他們繼續偏好中下游行業,認為需求復蘇會導致利潤由上游流向中下游的趨勢變得顯著。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