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環球熱頭條丨從公安機關采購視角淺談政府采購領域風險點防控

政采法治建設與國家治理現代化

從公安機關采購視角淺談政府采購領域風險點防控


(相關資料圖)

■ 吳薇

公安機關涉及的集中采購目錄以內的或者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服務,都屬于政府采購。由于政府采購涉及面廣、品目繁多、流程復雜、社會關注度高,采購人在采購環節需要防控的風險點多而雜、小而細,因此,全面加強政府采購風險防控,是公安機關依法開展政府采購活動的前提和基礎,且風險防控應當貫穿整個采購環節。

本文以湖北省鶴峰縣為例,從公安機關采購視角,圍繞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內的科目及限額、采購流程及時間節點、公安機關特殊性采購項目三方面內容,分析政府采購領域的風險點防控。

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內科目及限額風險點

開展政府采購活動主要依托于政府采購集中目錄,且不同地區根據各縣市實際情況制定實施方案。這一環節的風險點主要是科目選擇和限額門檻。

——擅自改變應采項目科目。

在鶴峰縣政府集中采購實施方案中,集中采購目錄主要分為貨物類、服務類、工程類3大類,共計38個科目。其中,貨物類分為服務器、臺式計算機、基礎軟件等24個科目;服務類分為法律服務、信息技術服務等13個科目;工程類為裝修工程1個科目。

根據規定,凡是屬于該目錄內的采購項目,均需按照相應采購流程進行采購。但在實際操作中,存在為了規避采購程序而擅自改變應采項目科目的情況,將本屬于集中采購目錄內的項目,改變為目錄外的,簡化采購流程,逃避監管。更有甚者,與供應商勾連,高價購買低價產品,從中謀取私利,嚴重浪費國家財政資金,損害集體利益。

筆者認為,采購項目的科目選擇,是采購的關鍵環節,也是采購流程開始的第一步,而做好源頭防控十分有必要?;谛姓挝患肮矙C關的結構特點,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采購單位應建立完善的采購審批機制。當一個采購項目開始時,應有以下程序:需求人提出采購申請—分管財務領導審批同意采購—采購人員分類定性確定采購方式—采購主管部門主任同意采購—進入采購環節。采購主管部門對采購人負有監督監管職責,采購人的一切采購行為,均需在采購主管部門認可的情況下進行。

二是單位紀委督察介入進行監督。部分單位存在采購人與采購主管部門主任為同一人的情況,導致監管缺失。將單位紀委督察納入其中,可以有效發揮監督監管作用,避免出現采購人員獨作獨為的情況。

三是加強對采購主管部門和單位紀委督察人員的業務培訓,使其掌握相關法律法規,熟悉集中采購目錄內容,能夠分辨采購科目類別,真正做到“應采盡采”,讓監管落到實處。

——限額門檻區分不清。

在集采目錄內,單項或批量采購達到60萬元(含)以上的科目(其中電梯、空調機、法律服務、信息技術服務、車輛維修和保養服務、車輛加油服務、機動車保險服務另有規定),需要作為單獨項目委托縣交易中心進行采購;限額以下的進入電商平臺采購或者按照單位內控制度自行采購。在集采目錄外,單項或批量采購達到40萬元(含)以上的科目,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采購。不同科目采購方式規定不同,具體參考《鶴峰縣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在集采目錄內,“單項或批量”一詞多次出現,指某一項科目在一個會計年度內,累計采購的金額達到限額的,或者每一筆采購的金額達到限額的,需按照要求選擇相應采購方式進入采購流程。

在實際操作中,部分采購人容易進入誤區,錯誤地認為某一類采購項目,只需要單次采購數額不超過限額,即可不委托交易中心或者第三方代理機構采購,忽略了“批量”一詞的含義。例如,有些采購人在年初對本年度的采購項目沒有合理規劃,不清楚本年內該科目采購了多少金額,以至于超過了限額后,仍然按照內控制度自行采購。

筆者認為,在年初編制本年度單位預算時,采購計劃的編制當屬重中之重。做好年初的采購計劃編制,是防范超過采購限額違規采購的有效舉措。

在編制采購計劃時,需對單位在本會計年度內可能涉及的采購項目進行計劃編制。要做到全面、完整、合情合理,充分結合本單位實際,參考上一年度采購情況,編制本年度采購計劃,做到“應編盡編”。開展采購活動應以采購計劃為依據。對于年初未納入采購計劃的項目,在采購活動開展前,需進行采購計劃追加。若年初制定計劃時,該項目即超過了限額,則從第一筆采購開始,均需嚴格按照超過限額后的采購方式進行。

采購流程及時間節點上存在的風險點

完成一筆集采目錄內的采購,涉及湖北政府采購網、地方政府采購信息統計系統、鶴峰縣政府采購監管平臺、湖北省鶴峰縣電商采購平臺,達到限額以上的還需使用恩施州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流程繁多且連貫,可謂一環套一環,每一步都必須按照相關要求進行,不可省略,否則會導致交易閉環無法完成。

——采購流程缺失。

對于集采目錄內的項目,大多與單位日常工作聯系十分緊密。大到工程建設,小到復印紙,每一個采購項目都需按照政府采購法、《實施方案》等相關規定進行采購。由于涉及多個系統、平臺,手續繁多,流程復雜,很多剛接觸政府集中采購的采購人員,容易出現思路不清、條理不明的情況。在實際采購中,缺了這一步,忘了那一步,導致采購效率低下,致使采購目標無法完成,最終影響整個采購活動的開展。

筆者認為,采購人員應認真研究相關采購政策,理清思路,熟悉各個采購環節,區分不同科目的不同采購程序,形成完整的交易閉環。

以采購一臺碎紙機為例,大致需要完成以下步驟:第一步,在監管平臺上進行全年配置申請;第二步,采購申請,完成采購計劃備案;第三步,在電商平臺發布采購需求,選取供應商競標,成交后督促供應商簽合同、送貨、驗收、開具發票、報賬;第四步,掃描合同、驗收單、發票上傳監管平臺系統,進行合同備案,資產備案;第五步,兩個工作日內在湖北省政府采購網上進行項目協議定點公告;第六步,進入地方政府采購網,錄入該筆采購信息,上報至省級部門;第七步,當一個季度結束后,在地方政府采購網上上報采購季報。如果金額超過了限額,需要交易中心或者第三方機構介入的,還需提前一個月在湖北省政府采購網進行意向公開。與中標人簽訂合同后,兩個工作日內在湖北省政府采購網上進行合同公示。

總之,采購人需要在一次次的采購活動中熟悉采購流程,理清采購思路,不斷鉆研,調整細節,對整個采購活動的開展有一個完整全面的認知。

——時間節點風險。

在采購流程中,有三個需要特別注意的時間節點,稍不留神,就會錯過期限。一是采購項目意向公開時間,原則上意向公開時間不得少于三十日;二是協議定點公告時間,電商平臺成交后兩個工作日內,需在湖北省政府采購網上進行公告管理;三是限額以上的項目,在合同簽訂后兩個工作日內,需在湖北省政府采購網上進行合同公示。

根據政府采購法實施條例第五十條、第六十七條規定,采購人應當自政府采購合同簽訂之日起兩個工作日內,將政府采購合同在湖北省政府采購網上公告,但政府采購合同中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的內容除外。未按照規定公告政府采購合同的,由財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并予以通報。

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進行風險點防范:一是成立督察小組。在一個采購項目開始后,督察小組及時介入并進行督導檢查,督促采購人員按時、按步驟開展采購活動。在采購活動結束后,及時“回頭看”,一旦發現問題,要求迅速整改。二是形成連貫性思維。在采購過程中,應不斷梳理項目流程,在回頭檢查的同時,要為下一步采購工作的順利進行做好準備,養成連貫性思維。

公安機關特殊性采購項目風險點

由于公安機關的特殊性,存在一些特殊性質的采購項目,例如公安專用的設施設備、警用器械,以及涉密性質的采購項目。對于涉密采購項目,應按照《涉密政府采購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開展采購。

——涉密項目應采未采。

屬于《暫行辦法》規定的項目,需按照相關程序進行涉密采購。在實際操作中,由于部分采購人不熟悉該辦法,導致一些項目應按照涉密項目進行采購的而未執行相關程序,造成采購項目泄密,影響國家安全。

對此,筆者認為,采購人要及時學習新的政府采購政策,豐富知識儲備,熟悉相關操作流程,不僅能判斷項目是否屬于涉密采購項目,還能應對采購活動中可能面臨的各種問題和風險,對其進行預判、合理規避,保證采購活動順利實施。此外,還要加強與上級單位及業務部門的聯系。項目涉及定密等程序時,需要有相關資質的單位確定密級,還要及時報備相關資料,避免出現“應采未采”的情況。

——緊急采購風險點多。

緊急采購是指,單位因突發事件,在時間緊急、情況特殊的前提下,組織開展的采購活動。公安機關由于緊急救援、防爆突擊等工作較多,時常遇到需要進行緊急采購的情況。

而在開展緊急采購活動中,容易出現惡意排除競爭、“高價差貨”等情況,也存在為了規避采購程序,將不屬于緊急采購范疇內的項目作為緊急采購項目開展。

對此,筆者認為,一是建立健全緊急采購內控機制。根據公安工作的特點,年初開展緊急物資儲備需求研究,合理進行緊急物資儲備。二是合理采購。確因突發事件需要進行緊急采購的,要在確保采購時效的同時,節約財政資金,提高采購資金的使用效益,不可惡意規避市場競爭。

綜上所述,采購單位及采購人要強化服務意識,節約財政資金,提高政府采購效率,構建規范透明的采購工作機制。

(作者單位:湖北省鶴峰縣公安局)

本報擁有此文版權,若需轉載或復制,請注明來源于,標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標簽: 政府采購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