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簡訊:國家藥監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景和: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創新堅定不移向前推進
(相關資料圖)
當前,我國正處于從制藥大國向制約強國跨越、從仿制為主向創新引領跨越、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跨越、藥品監管從工業時代向信息時代跨越的重要階段。如何打造制藥強國引發關注。
3月29日,由中國醫藥(600056)創新促進會主辦的第七屆中國醫藥創新與投資大會在蘇州啟幕,國家藥監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景和表示:“綜合分析,作為制藥強國,至少應當具備五個條件。一要打造顯著的制度優勢。二要培育優秀的產業群體。三要擁有卓越的創新能力。四要建立完善的監管體系。五要擁有重大的國際影響。”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對全球醫藥研發管線產品數量的貢獻已由2015年的4%躍升至2022年的20%,中國藥品市場已占全球藥品市場的20.3%,中國醫療器械市場已占全球市場的27.5%,2022年藥品制造業營業收入已達到4.2萬億元(其中藥品2.9萬億元,醫療器械1.3萬億元),中國已成為全球藥品市場增長的重要貢獻者。
徐景和指出,醫藥器械審評審批跑出“加速度”。2015年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啟動時積壓問題嚴重。今天,藥品醫療器械已基本實現按法定時限審評審批。2022年,全年批準上市藥品1279個,其中創新藥18個。國家局批準2500個首次注冊的醫療器械產品,其中創新醫療(002173)器械55個。五年來,共有106個創新藥、192個創新醫療器械上市。
此外,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取得歷史性進步。通過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品種已超過臨床常用藥品品種的一半,有效實現了國產仿制藥與進口原研藥的相互替代,為支持國家藥品集采工作,為推動健康中國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目前藥品審評技術指導原則達到426個,醫療器械審評技術指導原則達534個,為藥械研發創新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當前,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創新的許多措施和重要成果已載入國家法律法規,以法治方式得以鞏固和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創新堅定不移地向前推進。”徐景和指出。
此外,徐景和指出,監管科學步入“快車道”。為進一步提升監管工作的科學性、前瞻性和適應性,2019年4月啟動中國藥品監管科學行動計劃,實施了細胞和基因治療產品、納米類創新藥械、新型生物材料等兩批19個監管科學項目。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合作,設立14個監管科學研究基地、認定117家重點實驗室。建立人工智能醫療器械和生物材料2個創新協作平臺。一批監管新工具、新標準、新方法陸續開發應用,正在助推藥品監管能力提升和藥品產業創新發展。
標簽:
您可能也感興趣:
今日熱點
為您推薦
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寧夏林草局全面實現全程網辦
上海市林業總站開展濕地健康水生態調研并召開討論會
相約在廣東飛羽悅瞬間 2022廣東候鳥護飛行動正式啟動
排行
精彩推送
- 環球簡訊:國家藥監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景和:審評審批制度改...
- 易綱:目前中歐綠色金融共同目錄趨同率達80%
- 天天百事通!新型氧離子電池問世:可直接用于充電,使用壽命極長
- 易綱:目前中歐綠色金融共同目錄趨同率達80%
- 全球首例!角膜自體移植成功恢復失明者視力,患者直言“如重...
- 中法舉行外交部國際司長磋商
- 中法舉行外交部國際司長磋商
- 中國代表近八十個國家呼吁加強國際合作 推動高質量發展
- 中國代表近八十個國家呼吁加強國際合作 推動高質量發展
- 多地開啟“金三銀四”就業招聘 聚焦這一重點群體 世界觀速訊
- 中國將以堅持開放和經濟增長為世界提供機遇
- 博鰲時間:高水平開放下中國經濟展現新動能 天天關注
- 多地開啟“金三銀四”就業招聘 聚焦這一重點群體_當前焦點
- 精彩看點:博鰲時間:高水平開放下中國經濟展現新動能
- 前瞻全球產業早報:中國企業家精神排行榜馬云位列前十 天天...
- 多項階段性稅費優惠政策將延續優化
- 持續提升利用外資水平
- 多項階段性稅費優惠政策將延續優化 今日熱門
- 焦點資訊:兩部門發布土地執法查處領域行政非訴執行監督典型案例
- 持續提升利用外資水平 當前訊息
- 央企專業化整合全面提速 11組項目集中簽約
- “鵬友圈”再擴大 挖掘合作意向128個-今亮點
- 央企專業化整合全面提速 11組項目集中簽約 環球聚焦
- 10只主板注冊制新股 網上有效申購戶數均超千萬-信息
- 快報:兩部門發布土地執法查處領域行政非訴執行監督典型案例
- 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發文 明確今年執法辦案重點
- 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對數字經濟的監管要發展和規范并重
- 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中國已成立工作組 推動6G愿景需求和關...
- 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新政指引 動態焦點
- 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對數字經濟的監管要發展和規范并重|每日...
- 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新政指引
- 最新資訊:中國記協舉辦新聞茶座聚焦當前中國經濟熱點問題
- 中國記協舉辦新聞茶座聚焦當前中國經濟熱點問題
- 銀保監會印發《中資商業銀行行政許可事項申請材料目錄及格式...
- 銀保監會印發《中資商業銀行行政許可事項申請材料目錄及格式...
- 中國貿促會調解中心受理商事調解案件從2012年的1800余件增至2...
- 全球消息!中國貿促會調解中心受理商事調解案件從2012年的180...
- 鼎和保險公司榮獲2023年中國保險業年度服務創新案例”獎
- 中國貿促會:將更大力度促進外資穩存量、擴增量
- 焦點短訊!碳中和進程中金融機構應發揮什么作用? 周小川這...
- 世界觀焦點:中國銀保監會印發《中資商業銀行行政許可事項申...
- 每日熱文:11組央企專業化整合項目集中簽約!國資委:下一步...
- 易綱:碳減排支持工具已支持三千多億再貸款,商業銀行貸出去...
- 中國銀保監會印發《中資商業銀行行政許可事項申請材料目錄及...
- 中國貿促會:2022年全球經貿摩擦整體加劇|焦點快看
- 微頭條丨易綱:碳減排支持工具已支持三千多億再貸款,商業銀...
- 11組央企專業化整合項目集中簽約!國資委:下一步整合有四大...
- 世界快訊:周小川:金融機構自己低碳遠遠不夠,要看投資及信貸...
- 劉昆部長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
- 中國貿促會:2022年全球經貿摩擦整體加劇-天天消息
- 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批準發布一批國家標準|環球視訊
- 世界新消息丨易綱:中國和歐盟的綠色金融共同目錄趨同率達到了80%
- 世界首創!“相變油墨”可實現被動式控溫,真正減少能耗和溫...
-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中國加快綠色低碳發展的決心堅定不移
- 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批準發布一批國家標準
- 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批準發布一批重要國家標準 環球時快訊
-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雙碳”工作面臨諸多挑戰,發改委...
- 微軟推出Security Copilot,GPT-4進軍網絡安全領域
- “沈5條”重磅發布:首套利率下限降至3.8%,二環外不限購
- 每日熱議!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批準發布一批重要國家標準
- 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批準發布一批 重要國家標準
- 易綱:中國和歐盟的綠色金融共同目錄趨同率達到了80%
- 世界滾動:“沈5條”重磅發布:首套利率下限降至3.8%,二環外不限購
- 全球快報:11組項目集中簽約,央企專業化整合再發力
- 環球觀速訊丨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郭守剛:加快研究商用...
- “未來·已來 聚勢共贏” 火山邑動資本新時代財富峰會圓滿舉辦
- 民政部:我國將進一步拓寬養老服務人才來源渠道 天天日報
- 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郭守剛:加快研究商用車積分管理辦...
- 民政部:我國將進一步拓寬養老服務人才來源渠道_環球新資訊
- 護航實體經濟 全面降準正式落地_環球頭條
- 護航實體經濟 全面降準正式落地 環球熱點評
- 國家發改委:將一如既往支持外資企業在華業務|聚看點
- 綠色金融服務加速落地 中小企業融資解鎖新方式_焦點速遞
- 世界通訊!3月份信貸有望延續強勢增長 結構或進一步改善
- 3月份信貸有望延續強勢增長 結構或進一步改善 世界要聞
- 國際產業投資合作系列活動舉辦
- 國際產業投資合作系列活動舉辦 全球觀察
- 安理會未通過“北溪”事件調查決議草案-當前滾動
- 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深入開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 完善工...
- 安理會未通過“北溪”事件調查決議草案_全球獨家
- 新就業形態持續發揮就業蓄水池功能 2022年閃送員數量超過200...
- 王文濤部長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并發表演講
- 我國科學家登《自然》頂刊!催化劑技術取得新突破,“一鍵篩...
- 工信部:引導和支持民營企業、平臺企業參與國家重大科技創新...
- 重大利好!財政部等三部門印發政府采購支持綠色建材實施指南
- 環球觀點:新就業形態持續發揮就業蓄水池功能 2022年閃送員...
- H&M推出全新環保先鋒系列“魅力重生故事”,為可持續未來尋求...
- 工信部:引導和支持民營企業、平臺企業參與國家重大科技創新...
- 外交部:全面公正透明獨立的國際調查至關重要
- 全球熱資訊!市場監管總局:去年質量技術幫扶企業超過5.45萬家
- 2023年十個最可靠的理財平臺
- 王文濤部長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會并發表演講 每日熱議
- 市場監管總局:去年質量技術幫扶企業超過5.45萬家
- 王文濤部長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會并發表演講_環球速遞
- 2月普惠金融景氣指數持續回升 小微企業經營發展向好
- 2月普惠金融景氣指數持續回升 小微企業經營發展向好
- 明月鏡片現場直擊2023中國登山戶外新動向
- 生態環境部:今年氣象條件相對不利,污染排放明顯增加
- 生態環境部:今年氣象條件相對不利,污染排放明顯增加
- 世界新動態:正確認識政府采購質疑投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