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精選!稅收增速由負轉正凸顯經濟向好態勢

財政部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1-4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3171億元,同比增長11.9%,其中,全國稅收收入70379億元,同比增長12.9%;非稅收入12792億元,同比增長6.8%。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6418億元,同比增長6.8%。


(資料圖片)

財政收支有哪些顯著特點?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1-4月稅收收入在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占比為84.6%,預計未來由經濟復蘇帶來的稅收增長將成為財政收入的主要貢獻力量。稅收增速由負轉正反映了經濟呈現復蘇趨勢。一如既往,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始終保持較高水平,主要保障穩就業政策加快落實。

財政收入上升受多重因素影響

1-4月累計,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7561億元,同比增長8.6%;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45610億元,同比增長14.8%。財政收入上升受多重因素影響。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志剛對本報記者表示,1-4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1.9%,較一季度(0.5%)增加11.4個百分點。其中,1-4月稅收收入同比增長12.9%,和一季度稅收負增長(-1.4%)相比,稅收出現正增長反映了經濟呈現復蘇趨勢。目前稅收收入在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占比為84.6%,較一季度水平(82.9%)提高了1.7%,表明財政收入質量在逐步改善。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與治理研究院首席專家楊暢對本報記者表示,1-4月,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同比增長11.9%,低基數推高同比增速的狀況明顯,較多稅種在環比改善的通道上。從稅種看,由于上年4月和5月存在疫情擾動情況,導致增值稅、消費稅呈現出明顯波動的特點,從環比來看仍在改善通道上,但地方的收支壓力相對偏大。

華創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對本報記者表示,1-4月財政收入、稅收累計增速大幅跳升,主要是因為2022年4月開始實施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當月退稅規模高達8000億元,體現為減收和大幅拉低基數。4月財政收入增速回落至4.6%,其中,稅收收入增速升至6.5%,非稅收入則降至-9.7%。

國泰君安宏觀首席分析師董琦對本報記者表示,從收入結構看,4月稅收和非稅收入兩年平均增速均為-0.2%,較上月(2.7%和9.8%)均有所下降,其中非稅收入下降幅度更大。他判斷,2022年初以來財政主要靠非稅收入支撐的特征將出現反轉,未來由經濟復蘇帶來的稅收增長將成為財政收入的主要貢獻力量。

分稅種來看,王志剛分析,1-4月增值稅同比增速顯著提升,同比增長58%,大幅高于一季度增速(12.2%),部分原因是2022年留抵退稅帶來的低基數所致,還得益于經濟回暖因素。與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的稅收中,除契稅同比增速出現增長,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的增速有一定回落,土地增值稅、耕地占用稅仍為負增長,不過土地增值稅的增速降幅有所收窄,表明房地產行業市場略有好轉,但修復依然乏力。

“和一季度相比,車船稅、船舶噸稅、煙葉稅等其他各項稅收收入的增速有所回落,國內消費稅、關稅、進口貨物增值稅與消費稅、印花稅、車輛購置稅及個人所得稅的同比增速降幅收窄,但仍為同比負增長。”王志剛對此分析,主要是因為居民收入增長放緩,汽車、電子等大宗商品消費需求不足,消費尚未全面復蘇,外需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相關稅收的增長。

1-4月累計,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14601億元,同比下降16.9%。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1761億元,同比下降21.7%,降幅同樣有一定收窄(一季度同比下降27.0%)。在王志剛看來,主要是受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的拖累影響。

社保和就業支出始終保持較高水平

1-4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6.8%,增速與一季度持平。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5120億元,科學技術支出2743億元,債務付息支出3391億元。支出增速前五位的領域分別是社會保障和就業、科學技術、債務付息、衛生健康和農林水,與一季度同比增速前五名的支出項目相同。

王志剛表示,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速始終保持在較高水平,且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例最大,除了對沖就業風險的政策因素外,還體現出財政自動穩定器的功能。科學技術支出保持較高增速則表明政府對加快創新發展的一貫重視,有利于促進經濟高質量增長。債務付息增速顯著回落,表明政府償債壓力有所緩解。

王志剛還表示,衛生健康支出雖然有一定回落,但同樣保持了較高增速,衛生健康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例排在第三位,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發展思想。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的支出增速由負轉正,主要源于政府對旅游消費市場回暖的支持。和傳統基礎設施建設相關的支出中,節能環保、交通運輸的支出仍為負增長,農林水支出增速有所回落,城鄉社區支出增速有所增加,但這四類支出總和比一季度增加25%,表明基建穩增長的力度在逐步增強。

董琦表示,4月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速相對平穩,同比增速6.7%,盡管支出進度有所放緩,但從1-4月累計進度來看,仍處于歷史較快水平,財政前置發力特征比較明顯。從支出結構看,除衛生健康之外的民生支出高增,基建類支出下降。總體而言,財政的保障屬性在強化。在當前經濟內生動力不強、收入改善節奏較為緩慢的背景下,后續亟須增量資金支撐財政穩增長。

1-4月累計,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27599億元,同比下降9.6%。張瑜分析認為,4月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回正(2.4%),是2022年7月以來的首次,主要是賣地修復的收支聯動。考慮到2022年5-6月新增專項債發行高達2萬億元,在高基數下增速或再次下探。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