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 正文

217個踏查點和205個標準地地面監測 吉林省草原有害生物普查

記者日前從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目前正在進行中的吉林省草原有害生物普查,是吉林針對草原有害生物進行的范圍最廣、規模最大的一次情況調查。截至7月末,此次普查完成外業調查并通過普查系統上報共217個踏查點和205個標準地地面監測,已完成全省總工作量的70%。

此次普查,以白城市、松原市和延邊州等3個市(州)、19個縣(市、區)為重點區域,結合國土“三調”數據,運用衛星遙感、無人機等先進監測技術方法,采取本底調查、外業調查、內業處理相結合的方式,對全省360個踏查點、240個標準地的有害生物開展外業調查。內業共制作240個標本,平均每個縣5種,每種2個標本,此次普查全面查清全省草原有害生物發生種類、面積、分布及危害程度等基本情況,系統評估發生危害現狀及未來發生趨勢,科學區劃并明晰防控重點,建立有害生物監測預警平臺,實現科學防控決策,為草原生態保護建設和保障生態安全、生物安全、糧食安全提供數據支撐。

為推進普查工作順利開展,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投入資金376萬元,組織協調林草部門各級草原監測技術人員和科教機構專家共300余人投入普查工作。2022年上半年,省林草局分別在白城市、延邊州和松原市舉辦了3次吉林省草原有害生物普查二階段工作培訓班,圍繞草原有毒有害植物分類特征、草原鼠害基本分類特征、草原蟲害基本分類特征、標本制作和草原有害生物普查系統工作流程,邀請專家進行理論教學和實地教學。省林草局還成立專家指導組,組織草原資源、生態、草業、植物分類、有害生物分類、植物保護等領域專家,開展技術方案審定、技術路線審核、物種鑒定、數據抽樣審核等工作,為普查工作提供技術指導。成立質量控制組,對各市縣工作進行技術檢查,嚴格把控每一個環節,保證監測普查方法、數據的準確性和統一性。

標簽: 吉林省草原有害生物普查 外業調查 標準地地面監測 吉林白城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