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快看:逆回購投放打破慣性 貨幣政策暫不會“松油門”


(資料圖片)

從30億到120億,再到70億,7月以來人民銀行在公開市場進行逆回購操作時打破了去年以來的“慣性”,以往非季末、月末時點的日常投放規模基本為100億元,但現在單日投放規模更為靈活。

流動性投放策略的調整自然引來市場的持續關注,特別是半年末重要時點過后,央行連續多日30億元的微量投放,一開始讓市場紛紛猜測,其調整的背后是否意味著貨幣政策要邊際收緊。不過,“讓子彈飛一會兒”后,公開市場操作策略調整的真實意圖逐漸清晰――逆回購投放重回更為靈活的模式,單日規模有大有小,但依然會保持資金利率低波動平穩運行。加之本周至今央行分別加量投放120億、70億逆回購規模,對于貨幣政策轉向收緊的擔憂可以休矣。

在觀察公開市場操作時,量的變化雖然常常更受市場關注,但價的波動實則更能準確反映貨幣政策的態度。央行就曾多次強調,銀行間存款類金融機構7天期質押式回購利率(DR007)的加權平均水平更能反映短期內貨幣政策的“松緊”,逆回購操作重點“在價不在量”。按此思路便可發現,二季度以來DR007利率持續低位運行,即便7月至今DR007利率均值也與過去兩個月的均值保持相當水平,持續數月低于公開市場操作利率,說明當前的流動性水平依然較為充裕甚至偏寬松。

從DR007利率的低波動運行情況看,當前貨幣政策并未有邊際調整的跡象。盡管5、6月新增信貸社融超預期增長,反映出寬貨幣持續發力見效,但當前經濟復蘇的基礎還不穩固。正如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所說,下半年經濟運行仍然面臨較大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穩經濟還需艱苦努力。可見,經濟基本面決定了貨幣政策還不到可以“松油門”的時候,下半年仍需加大穩健貨幣政策的實施力度,為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公開市場逆回購投放規模的變化盡管不應是觀測貨幣政策“松緊”的關鍵指標,但其投放策略的調整仍有積極意義。逆回購投放規模的升降變動,體現了對短期流動性投放更為精細化的操作,既保證流動性“不缺不濫”,也利于引導市場資金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緩解債市過度加杠桿等套利交易。

標簽: 貨幣政策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