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中央財辦等部門:有力有序有效推廣“千萬工程”經驗


(資料圖)

中央財辦、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印發了《關于有力有序有效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的指導意見》的通知(簡稱《意見》)。《意見》主要從“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等六個方面作出安排部署。

《意見》要求,推動鄉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社會事業向農村覆蓋,推進鄉村經濟多元化,促進各類要素更多向鄉村有序流動。

記者了解到,“千萬工程”實施以來,浙江不斷創新體制機制,推動要素向農村流動。城鄉居民收入比從2003年的2.43縮小到2022年的1.90,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2.45。

《意見》要求發展鄉村優勢特色產業,聚力做好“土特產”文章,開發農業產業新功能、農村生態新價值,打造具有競爭優勢的特色產業。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廖永松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特色”就是指產品或服務具備獨特性和差異化特征。當前,消費者對鄉村產品的需求由單一向多元、由大眾向個性、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轉變。這就要求鄉村產業緊跟市場變化,立足本土資源,培育壯大特色產業,把握住社會需求發展的新態勢。

專家還認為,鄉村特色產業的興起,如果僅依靠農村人口完成資本積累,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意見》提出“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有助于資本、技術、人才向農村流動,有助于培育出更多龍頭型經營主體。

在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方面,《意見》提出,以農村廁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黑臭水體整治、村容村貌提升為重點,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

記者了解到,為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農業農村部正在完善鄉村振興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將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等納入鄉村振興實績考核重要內容,推動各級黨委政府把鄉村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

《意見》還在推動農業農村綠色低碳發展、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中央財辦、中央農辦負責人說,“千萬工程”深刻改變了浙江農村的面貌,造就了現代版“富春山居圖”,被當地農民群眾譽為“繼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黨和政府為農民辦的最受歡迎、最為受益的一件實事”。“千萬工程”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美麗中國的實踐源頭,成效顯著、影響深遠,不僅對全國有示范作用,在國際上也得到認可。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