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物資采購降本交出實在“成績單”

近期,公司多次召開“保交貨、保營收”及生產資源擴充及協調保障推進專題會議,對全力抓好物資配套保供,保障項目順利運行作了工作部署。公司生產管控總部物資采購部門聯合履約主體,將采購流程及招標管理作為保障物資供應工作的重要抓手進行落實,多措并舉,全力保障公司各采購招標項目順利完成,交出了一份實實在在的“成績單”。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積極尋源重點物資精準采購

受國內外疫情、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從北美、歐洲進口公司項目關鍵配套件周期大幅延長,成本迅速上升,如何廣泛尋源、精準采購,保供增效至關重要。今年六月,公司國際采購部就遇到了這樣的難題。

美國某岸橋項目的固定電纜一直采用美國某品牌,但近年來該品牌電纜價格一直上漲,今年更是超出歷史價50%以上,而且交貨期長達9個月。大家一致認為需要尋找替代品牌,更換采購渠道來保障項目生產供應,緩解采購成本壓力。為此,國際采購部擴大采購尋源范圍,國外向德國、韓國等其他品牌詢問比價,國內尋找國產化替代產品,加大進口件本地化供應。

經過廣泛尋源,國際采購部發現德國某品牌電纜具有技術過關、價格低廉、交貨期短等優勢,在國內外眾多品牌中脫穎而出。

解決了替代產品難題后,又產生了另一個新的難題,即跟用戶交涉更換電纜需要時間,若交涉不成將會造成貨期的進一步延長,從而影響保供需求。邁出這一步存在風險,如何選擇至關重要。

“雖然今年采購部門的首要任務是保供,但為公司降本增效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與使命。”國際采購部副總經理葉勝龍表示,我們頂住巨大壓力,向項目技術人員提出更換進口電纜品牌的建議,并與技術、營銷人員等組成團隊向用戶說明情況,最終讓用戶接受了更換電纜的方案。

此舉不僅避免了電纜交貨的延期風險,還一次性降低采購成本近50%,并為后續其他項目采購提供了可借鑒經驗。

嚴密組織多輪談判打破僵局

“我們的第一輪報價是……”“這么高?快跟項目一期的費用一樣了,肯定不行。”

“我們的第二輪報價是……”“這沒降多少嗎?完全不在我們的預算范圍內。”

“我們的第三輪報價是……”“我們能彼此再多點誠意嗎?”

多輪議價談判,正是振華重工(600320)采購團隊在某項目二期安防系統采購中的議價過程,也是整個采購工作中極其重要的環節。

該項目二期安防系統在采購詢價初期,采購團隊就明確提出希望供應商結合項目一期內容及費用作對比報價,使采購總價控制在預算內。然而供應商第一、第二輪報價都很高,完全超出預算。同時,項目部強調要節省項目成本,安防系統采購要嚴格以預算為準。

為了降低成本,采購部牽頭組織公司多部門與供應商議價。經過多次溝通,供應商對標前預算報價差異逐項做了標注和說明,給出第三輪、第四輪報價。供應商態度比較堅決,提出能接受的最終價格為第四輪報價,但是這個報價仍然超出預算。

溝通再次陷入僵局。采購團隊認為供應商報價還有協商空間,關鍵在于如何進一步打動供應商。經過多次頭腦風暴,采購團隊與供應商再次磋商。經過新一輪議價,該項目二期安防系統確定了最終報價,且在預算范圍內,同比首次報價下浮5.44%。

此外,公司采購團隊通過多方協調、精密組織還使眾多項目實現保供和降本增效,包括太倉13臺軌道吊OCR系統采購成本下降16.1%;欽州港26臺自動化軌道吊項目電器柜集成采購成本下降8.5%;欽州項目網絡規劃、服務器及虛擬化和數據中心三個子系統采購成本下降4.2%等。

在公司大生產格局中,采購工作是起點環節和成本管控的關鍵鏈條。為進一步做好物資保供提質增效工作,公司采購管理團隊將繼續拓寬工作思路、注重創新工作模式,為完成公司2022年生產目標任務交上一份實實在在的“成績單”。

文:薛韋慧/黨委工作部

圖:龔國祥/生產管控總部

標簽: 物資采購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