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世界動態:商務部:前10個月我國吸收外資同比增長14.4%


(資料圖片)

“2022年1月份至10月份,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898.6億元人民幣,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4.4%(下同),折合1683.4億美元,增長17.4%。”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11月17日在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從行業看,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988.4億元人民幣,增長4.8%。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31.7%,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增長57.2%,高技術服務業增長25%。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全球市場中,中國資產仍然具備較強的吸引力。從行業來看,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大幅增長,特別是高技術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情況。外資的持續流入有利于推動我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

陳靂建議,下一步要加大對外開放力度,推動中國市場國際化進程穩步提升。在此過程中,優化外資的準入門檻和監管環境,拓寬投資范圍,優化投資程序,進一步增強中國市場的吸引力。

從來源地看,韓國、德國、英國、日本實際對華投資分別增長106.2%、95.8%、40.1%和36.8%(含通過自由港投資數據)。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前10個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保持高增,韌性十足。其中亮點之一在于,RCEP生效后,我國與RCEP成員國之間的投資規模不斷加大,韓國、日本對華投資大幅增長;亮點之二在于,在歐洲能源危機的擾動下,我國產業鏈發揮著對歐洲的替代效應,德國、英國等對華投資呈高增長態勢。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11月16日表示,發揮重大外資項目工作專班作用,加緊推出第六批具有牽引帶動作用的標志性重大外資項目,前六批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700億美元,已完成投資約580億美元,標志性項目總體進展順利,已有18個項目實現全部或部分投產。

在明明看來,外資一步步加碼中國主要是由于我國完備的產業鏈,兼具技術與勞動力優勢以及產品質量保障與價格優勢。近期,外商來華直接投資增速較前期有放緩的趨勢,因此我國需要加快項目落地,增強外商投資信心。

展望未來,陳靂表示,外資穩步流入中國的趨勢不會改變。一方面,中國經濟韌性較強,穩增長政策頻出,預計明年宏觀經濟仍將呈現出穩步復蘇態勢;另一方面,在海外流動性趨緊的背景下,中國央行通過多種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增加了對外資的吸引力。

標簽: 同比增長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