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穩定大宗消費 創造新型供給 激發投資活力 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

今年以來,我國消費市場呈現快速恢復態勢。圍繞“擴內需促消費”,各部門作出一系列部署,各地多措并舉積極行動,讓消費盡快“熱”起來。

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擴內需促消費”成為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門話題。如何恢復和擴大消費,進一步釋放內需潛力?代表委員紛紛建言獻策。


(相關資料圖)

政策助推消費回暖

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消費是內需的重要組成部分。3月5日提請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大宗消費,推動生活服務消費恢復。

全國人大代表、方大集團(000055)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熊建明表示,隨著擴內需促消費政策措施的持續發力,今年我國消費有望呈現逐步恢復的態勢。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周軍平也認為,今年消費市場有望持續回暖。

今年,在消費需求加速釋放的大背景下,文旅復蘇信心十足。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業界對全年旅游市場充滿期待、信心倍增,旅游業已經全面轉入出游意愿、消費預期和產業信心全面增長的新階段。

優化供給增加收入

中國銀行研究院報告指出,消費“量”的快速修復體現了疫情防控措施優化以來居民消費和出行意愿的好轉,但“質”相對不足。部分消費領域面臨供給不足,未來仍有調整空間。

周軍平表示,從供給端發力改善消費條件,對于進一步激發消費潛力、促進消費回流、擴大內需都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全國政協委員、煌上煌(002695)集團董事長褚浚建議,順應居民消費趨勢創造新供給,著力滿足個性化、多樣化、高品質的消費需求。

褚浚表示,擴大消費最根本的是穩就業、促增收。建議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拓展就業渠道;穩步提高勞動者工資性收入,特別是城市工薪階層和農民工的收入水平。

全國政協委員、申萬宏源證券(000562)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建議,當前擴大消費的核心在于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穩定就業預期,恢復消費信心。一方面,要將一系列消費政策重點著眼于中低收入群體,加大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降低基本生活、居住、社保繳費等成本,提升可支配收入水平;另一方面,要全面促進就業,強化就業優先政策,鼓勵靈活多樣的就業形式,加強就業服務、強化人力開發及就業培訓,切實提升就業水平。

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日前在談及財政部門進一步支持促進消費市場回暖升級的舉措時表示,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讓老百姓有錢消費。千方百計擴大就業,依靠勞動創造收入。加大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調節,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費能力,同時完善稅費優惠政策,激發社會消費潛能。

多措并舉提振消費

在國新辦日前舉行的“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表示,今年,商務部將聯合有關部門,調動各地方、行業協會、企業組織開展系列促消費活動,營造“全年樂享 全民盛惠”的濃厚消費氛圍。

2023年是“消費提振年”,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日前提出,針對2023年消費促進工作,要重點抓好六個方面工作:一是穩住汽車、家電家居和生活服務消費等傳統消費;二是培育電子商務、品牌消費、綠色消費等新型消費;三是辦好消費活動,提振消費信心;四是改善消費條件,釋放消費潛力;五是做好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保障基本消費;六是健全體制機制,夯實促消費工作基礎。

據不完全統計,北京、上海、武漢、青島、鄭州、南寧等多地宣布自今年3月開始密集發放消費券。全國人大代表、浩天律師事務所律師朱征夫建議,由政府統籌協調各大電商平臺,將其2023年的營銷費用全部或大部分發放給用戶,政府財政向平臺提供1—2倍的補貼,用以刺激消費。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萬順機電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善紅建議,針對中低收入群體定向發放消費券,同時將消費券的覆蓋面更多向小微企業傾斜。要對消費水平明顯下降的房地產、汽車、手機等行業,提出更具針對性的補貼措施,以更精準的政策扶持各行業的消費信心。同時,把握“二手經濟”的消費風口,鼓勵購買二手產品,提升需求,刺激二手市場消費水平等。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希肯國際文化集團董事長安庭建議,在影劇院、歌舞廳、商場等城市文化消費單位,增設針對老齡群體的文旅消費時段,充分、精準地釋放這一群體的消費需求。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李春臨在國新辦3月6日舉行的“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發布會上表示,“新的一年,我們政策工具箱里有很多政策工具來應對制約消費的不利因素。我們有信心、有能力保證今年促消費措施落實,在全年國民經濟增長中讓消費做出更大貢獻。”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