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2023年度國際科技會議議題設置指南發布:四類55項議題


(相關資料圖)

南都訊記者王凡發自北京國際科技會議是我國重要的學術交流與科技合作平臺,也是提升我國科技界國際影響力、展示我國科技領域成就的主場。5月26日,南都記者從中國科協獲悉,《中國科協2023年度國際科技會議議題設置指南》(以下簡稱《指南》)近日發布,共設置有四類55項國際科技會議議題,涵蓋了前沿交叉科技、雙碳科技、先進能源、關鍵農業科技、重要信息科技以及科技倫理治理等相關領域,體現了國際科技、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沿方向。

第一類面向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重點關注科技議題聚焦推動實現聯合國2030年的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包括應對氣候變化的變革性綠色低碳技術、大氣污染防治實時監測科技、支持可持續發展的觀測系統等11項重要議題;

第二類聚焦新發展格局下的新領域新賽道,重點關注科技議題圍繞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展開,包括先進核能關鍵技術、氫能多元化應用技術、大規模儲能關鍵技術等26項重要議題;

第三類知識生產與理解科學的重點熱點議題,聚焦“知識生產”“未來科技計劃”等話題,包括數學前沿、物理學前沿、化學研究前沿等9項重要議題;

第四類全球科技治理領域的重點熱點議題,包括了新興科技的倫理治理、機器學習與人類價值觀、科技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等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的9項重要議題。

中國科學院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指南》專家組組長穆榮平稱,目前已舉辦的國際科技會議在議題設置的前沿引領性和新穎性上參差不齊。國際科技會議的議題設置主要依靠專家建議、主觀性較強,部分學會的議題設置陳舊落后,前瞻性較差。

“《指南》最大的創新之處就是會議議題遴選方法上的創新。”穆榮平介紹,本次議題編制過程中采用了多元信息融合的方法。編制組綜合分析了主要國際組織發起的國際科技會議議題、國內外知名機構與組織發布的前沿與預見方向、國際主流權威科技期刊征稿方向等信息,并面向不同科技領域方向的資深科學家進行了問卷調查和咨詢,組織了重點議題的專家討論。

“遴選出來的議題既是專家建議的方向也是目前國際社會、國際組織關注的重點,非常適合國際科技會議交流使用。”他稱。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