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新基建助力經濟提質增效


(資料圖片)

谷喻(財經評論員、高級經濟師)

近期,國家多部委明確將進一步支持新基建投資,全國多地也在全力支持政策加速落地,相繼出臺加快新基建發展具體舉措,涉及謀劃一批重大項目、加大補貼獎勵等多個方面。未來,隨著新基建項目建設的加快,不但能夠成為穩住經濟大盤、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而且還可以持續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首先,通過多渠道籌措資金,新基建投資資金來源有保障。專項債是地方項目建設的重要資金來源,今年上半年各地發行用于項目建設的專項債券21721億元,累計支持專項債券項目近2萬個。今年新增專項債額度為3.8萬億元,這意味著年內仍可以發行超過1.6萬億元,將為新基建項目建設形成有力支撐。并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與新產業(300832)、新業態、新產品緊密相連,可以帶動新興產業發展,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經濟效益,能夠吸引大量的民間資本參與,投資資金來源具有多元化特征。

此外,新基建投融資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除了銀行信貸資金支持以外,通過發揮產業引導基金杠桿作用,吸引鼓勵更多社會資本參與新基建投資。初步測算,預計今年新基建投資或達2.6萬億元至3萬億元,未來兩年還將吸收更多增量資金,“十四五”時期新基建投資規模超15萬億元。

其次,從中央到地方接連部署新基建投資,項目儲備較為充足。近期,國家發改委表示,將加大對光纖網絡、5G、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支持力度,不斷提升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基礎設施的建設水平,特別是引導加大對中西部地區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科技部、國家能源局、國家標準委印發《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實施方案(2023—2035年)》,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8大新興產業,以及元宇宙、腦機接口、量子信息等9大未來產業。

全國多地相繼出臺加快新基建發展具體舉措,助推新基建投資提速。例如,河南提出在重點領域謀劃一批引領性項目,加強應用場景開發;貴州提出加快推進城市公共區域、居住社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福建提出未來三年將適度超前部署創新基礎設施,重點推進戰略前沿技術、共性技術、關鍵核心技術和顛覆性技術研發。在全國各地的積極推動下,大量新基建項目正在加快落地。

再次,隨著新基建項目建設加快,將繼續成為穩住經濟大盤、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今年上半年,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同比增長16.2%,比基建投資增速和整體投資增速分別高出6.1、12.4個百分點,占全部基礎設施投資的比重較去年同期提高0.4個百分點;其中,5G、數據中心等信息類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3.1%,工業互聯網、智慧交通等融合類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4.1%。在積極政策支持下,新基建資金來源有保障、項目儲備充足,進入三季度以來各地重大項目加快落地。預計下半年新基建投資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并且能夠促進較長的產業鏈發展,對投資和就業帶動效應較強,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在擴內需方面效果顯著,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最后,隨著新基建項目建設加快,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能夠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重要支撐。在實踐中,新基建項目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例如5G網絡在工業、醫療、教育、交通等領域的應用,使得生產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同時也促進了醫療、教育等行業的快速發展。

未來,新基建投資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推動作用還將體現在多個方面。一是提升綜合競爭能力。新基建是數字、智能等前沿技術的融合應用,有助于推動國家戰略目標落地落實,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二是培養經濟增長新動能。新基建投資將加快新技術的應用,促進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培養新興產業集群,為經濟增長提供新的動力。三是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從全國各地的發展規劃可以看到,新基建項目在中西部地區具有很大的增長空間,將促進這些地區加快發展,縮小區域經濟發展差距。四是改善民生福祉。大量新基建項目與民生福祉密切相關,例如建設醫療信息化系統、教育信息化平臺等,可以提高公共服務效率,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