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資料圖)

8月30日,財政部發布2023年上半年中國財政政策執行情況報告。報告提出下半年打好宏觀政策、擴大內需、改革創新、防范化解風險組合拳,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為了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增強內生動力、改善社會預期,財政部下半年將加力提效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強財政、貨幣等政策的協調配合,強化預期管理,更好發揮協同效應。所謂加力提效,就是用好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合理加快財政支出進度,全面提升資金支付效率,推動各項財稅政策盡早落地見效。報告還提出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研究擴大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范圍,提升專項債券資金使用效益,引導帶動社會投資。此外,將延續、優化、完善和落實好減稅降費政策,支持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支持解決政府拖欠企業賬款問題。

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將有助于增強財政支出力度、加快財政支出進度、擴大專項債投資范圍,為下半年穩定總需求,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提供動力。但是,財政政策仍然要承擔一些結構性的任務,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這首先包括支持做強做優實體經濟,通過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創新政策引導更多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深化財政科技經費分配使用機制改革,支持科技自立自強;支持制造業創新驅動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進一步創新財稅支持政策;堅決守牢確保糧食安全、防止規模性返貧等底線,扎實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等重點任務,落實區域重大戰略等。

當前,我國經濟內生動力有待加強,總需求仍然不足,經濟轉型升級面臨新阻力,這可能會帶來更大的社會民生保障壓力,這需要財政加大投入力度。首先是就業問題,必須用好社會保險補貼、職業培訓補貼、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等政策,促進年輕人就業創業以及接受技能培訓,鼓勵企業吸納就業。加強轉移支付,加大財力下沉力度,確保基層“三?!辈怀鰡栴}。持續做好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基本住房等民生保障,不斷織密扎牢民生兜底安全網。

積極的財政政策不等于財政支出無序擴張,加力與提效要并行,不能不計后果地亂花錢。下半年一項主要工作就是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開好“前門”、嚴堵“后門”,持續較大規模安排新增地方政府債券,建立健全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制度體系的同時,做好存量債券風險的化解工作,目前這項工作正在進行之中。

在嚴格落實“省負總責,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各負其責”的基礎上,報告提出了兩個目標,一是要求地方統籌各類資金、資產、資源和各類支持性政策措施,妥善化解存量隱性債務,優化期限結構、降低利息負擔,逐步緩釋債務風險。二是,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堅決查處新增隱性債務行為,終身問責、倒查責任,防止一邊化債一邊新增。

地方債務管理長期以來是一個難題。報告提出要穩步推進地方政府債務合并監管,推動建立統一的長效監管制度框架。此前,每當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時,一些地方政府會通過擴大債務規模,投資很多低效或無效的項目,留下了債務隱患。這意味著,當前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時,還需要在數量和質量上加以約束和監管,確保財政支出與債務管理的規范性。對于地方政府而言,關鍵還是要樹立正確政績觀,防止急功近利、貪大求洋,避免出現盲目的政績沖動,導致勞民傷財。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