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財政部發布

8月30日,財政部發布《2023年上半年中國財政政策執行情況報告》(下稱《報告》)。在本次報告中,財政部對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表示值得關注。

回顧上半年工作,《報告》指出,各級財政部門加力提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完善稅費支持政策,切實提高精準性和有效性,大力優化支出結構,著力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增強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民生保障,財政改革發展各項工作扎實推進。

展望下半年財政政策,《報告》提出,財政部將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著力擴大內需、提振信心、防范風險,不斷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風險隱患持續化解,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資料圖】

優化期限結構,逐步緩釋債務風險

《報告》稱,上半年,財政部積極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加強部門間信息共享和協同監管,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穩妥化解隱性債務存量,嚴格查處問責違法舉債行為。

展望下半年,《報告》指出,財政部將督促地方統籌各類資金、資產、資源和各類支持性政策措施,緊盯市縣加大工作力度,妥善化解存量隱性債務,優化期限結構、降低利息負擔,逐步緩釋債務風險。

財政部還將加強跨部門聯合監管,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強化定期監審評估,堅決查處新增隱性債務行為,終身問責、倒查責任,防止一邊化債一邊新增。穩步推進地方政府債務合并監管,推動建立統一的長效監管制度框架。

光大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張旭表示,接下來,可鼓勵融資平臺公司和金融機構對債務進行置換和展期,從而優化債務期限結構,降低利息負擔。所謂債務置換和展期,即融資平臺公司與金融機構協商,使用合適的金融工具通過借新還舊、展期等方式對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等進行置換。

對于“優化期限結構”,張旭建議,將期限盡量控制在5年期及以下,這樣有利于用相對較短的時間將隱性債務化解完畢。其中:商業銀行可側重于使用1至5年期的工具;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機構可選擇較商業銀行略長一些的期限;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可根據自身偏好靈活地選擇金融工具的期限。

加力提效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

除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外,《報告》還指出,下半年,財政部將加力提效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支持做強做優實體經濟,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進一步嚴肅財經紀律。

在加力提效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上,財政部將合理加快財政支出進度,全面提升資金支付效率,推動各項財稅政策盡早落地見效。延續、優化、完善并落實好減稅降費政策,支持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研究擴大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范圍。

在支持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上,財政部將堅持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重中之重,強化創新驅動,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保障力度,研究支持先進制造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用好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等政策,支持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在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財政部將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用好社會保險補貼、職業培訓補貼、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等政策,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鼓勵企業吸納就業。強化各級財政“三保”責任落實,指導地方統籌轉移支付資金和自有財力,在優化支出結構上多下功夫,加大財力下沉力度。

在進一步嚴肅財經紀律上,財政部將完善各類監督主體橫向協同、中央與地方縱向聯動、財會監督與其他各類監督貫通協調的工作機制,形成監督合力,提升監督效能。嚴厲打擊各類違反財經紀律行為,強化通報問責和處理處罰,使紀律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