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持續擴大內需,鞏固制造業恢復發展基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我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49.7%,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1.0%,比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但持續位于擴張區間;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1.3%,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表明我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總體穩定擴張。

這是我國制造業PMI連續第三個月回升,從企業規模看,大、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50.8%、49.6%和47.7%,環比上升0.5、0.6和0.3個百分點,顯示出大中小型企業PMI共同回升的趨勢。其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1.9%和50.2%,比上月上升1.7和0.7個百分點,均為近5個月以來的高點,表明我國生產與需求兩端同步回升,擴張力度增強。原材料庫存指數(48.4%)、從業人員指數(48.0%)仍然低于臨界點,但環比已經有所改善,要考慮到這兩個指數有明顯的滯后現象。

8月份,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1.0%,比上月下降0.5個百分點,但仍高于臨界點,非制造業持續擴張。從行業看,結構性比較明顯,鐵路運輸、航空運輸、住宿、餐飲、電信廣播電視及衛星傳輸服務、生態保護及公共設施管理、文化體育娛樂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位于55.0%以上較高景氣區間,建筑業也在明顯恢復,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8%,比上月上升2.6個百分點,建筑業新訂單指數為48.5%,比上月上升2.2個百分點。資本市場服務、保險、房地產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低于臨界點,但是,隨著最近推出一系列活躍資本市場的政策以及一系列有助于樓市發展的政策后,這些領域將會有明顯改善。

自去年下半年至今,我國制造業和商業受到疫情干擾比較明顯。在疫情期間,人們無法外出進行接觸性的商業消費,但能夠通過電商購入和囤積大量商品,美國這種現象更為明顯,造成了疫情期間我國制造業和商品出口都比較繁榮的景象,這也導致商品消費有所透支。今年初以來,我國進入后疫情時代,人們開始涌向商業消費,鐵路運輸、航空運輸、住宿、餐飲、電影等大幅反彈,但是,全球制造業出現巨大的商品庫存,在商品消費透支、商品庫存巨大以及消費轉向的影響下,制造業受到拖累。電子產業受沖擊最大,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子生產國,影響明顯,但國內汽車銷售以及出口的增長,相當程度上緩沖了電子產業的壓力。

商品消費與服務消費周期交錯令經濟出現波浪式的狀態,這種結構性的“冰與火”往往會削弱市場信心。但是,從8月的數據看,這種現象將會消失。首先,生產與需求兩端同回升,采購量指數也升至50.5%的擴張區間,高于上月1.0個百分點,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也比上月上升4.1和3.4個百分點,分別為56.5%和52.0%;其次,服務業信心更為樂觀,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7.8%,繼續保持在較高景氣區間;其三,建筑業明顯恢復,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8%,比上月上升2.6個百分點。土木工程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8.6%,高于上月4.6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數為52.6%,升至擴張區間,表明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施工進度加快。

但是,我國經濟要擺脫制造業與商業消費錯峰現象仍需努力。對于制造業而言,雖然全球庫存壓力減弱,但歐美消費力因高通脹而下降,我國仍需采取措施刺激國內商品需求,尤其是電子、汽車、家電等,用擴大內需鞏固制造業恢復發展的基礎。近期我國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樓市銷售的一系列政策相繼出臺,再加上我國財政下半年將加力提效,貨幣政策或更加積極,都將有助于繼續擴大內需,增強市場信心,夯實經濟恢復性增長的基礎。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