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天天速遞!財政部新疆監管局:科學開展農業保險保費 績效評價復核工作 推動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


【資料圖】

農業保險保費補貼作為支持“三農”發展的“穩定器”和財政支農的“放大器”,對推進現代農業發展、促進鄉村振興、保障農民收益意義重大。為助力財政補貼資金支農惠農作用落地見效,財政部新疆監管局以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綜合績效評價復核工作為抓手,扎實開展監管工作,助力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

一、科學統籌部署,明確監管職責定位

一是加強業務學習。組織工作人員圍繞中央一號文件、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要求,認真開展學習,吃透文件精神及重點內容,集體研究討論,厘清評價思路,找準工作重點,為后續復核工作開展打好基礎。二是明確職責定位。將績效自評復核工作作為中央轉移支付資金監管的重要內容和方式,對財政部2021年修訂的《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費補貼管理辦法》中的有關要求,進一步厘清職責定位,以地方自評結果為基礎,積極按照文件要求開展復核工作。三是科學制定復核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責任分工,明晰工作流程,細化目標任務,保證復核工作有條不紊開展。四是強化溝通交流。加強與自治區財政廳、兵團財政局溝通聯系,就資金使用、績效評價等方面情況強化交流,要求自評單位及時報送資料,做好情況解釋,確保復核工作順利推進。

二、強化目標導向,把準復核工作重點

一是在前期開展農業保險補貼審核工作的基礎上,總結明確關注重點和注意事項,以評價農業保險政策落實效果為目標圍繞財政部門履職盡責、承保公司具體實施、全疆成效評價等方面有針對性的開展復核工作。二是注重績效目標的管理,強化“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監管思路,綜合運用問詢、訪談、調閱資料、現場查看信息系統等方式,對主管部門績效目標管理情況進行復核,對績效目標實際完成情況“刨根問底”,提高績效評價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三是在全面復核各地自評結果的基礎上,重點抽查疑點數據,通過對資金的預算安排、分配和撥付情況進行分析,對承保機構的業務規范性開展核實,進一步開展綜合性的分析與評定,提升復核工作的針對性、精準性和實效性。

三、嚴把政策標準,確保結果客觀準確

一是根據所收集的基礎資料,按照指標釋義和評價標準對自治區和兵團2021年度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情況進行全面的定性、定量分析和綜合評價,量化打分,切實做到復核工作有理有據。二是對于扣分指標制作績效評價工作底稿,如對戶均投保面積變化、承保機構的檔案管理等情況,通過制作工作底稿闡明扣分依據和扣分標準,并與自評單位充分交換意見后形成正式結論,確保績效評價程序更加規范、結果更加客觀。三是及時將復核結果反饋自評單位,要求自評單位針對保費補貼資金管理、承保機構管理、農戶收益度等環節出現的問題,嚴格按照法規政策規定整改,壓實主體責任,促進農業保險各項工作更加規范有序。

四、堅持“評”“調”結合,提升監管工作成效

除對績效指標打分復核外,新疆監管局還充分發揮貼近基層優勢和“探頭”“哨兵”作用,開展調研和督導工作。一方面堅持復核和調研工作相結合。通過實地走訪基層相關部門、農業保險經辦機構和部分農戶的方式,深入了解自治區和兵團農業保險業務承保、理賠及補貼資金撥付等各項工作情況,評估相關政策落地實施情況,針對實地復核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及基層反映的困難及時與自治區有關部門溝通反映,并就如何加強部門間協同配合、共同推動農業保險相關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另一方面督促財政部門注重績效評價結果運用。根據在績效復核中反映出的自治區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撥付進度等事項,促使自治區財政廳召開由審計、監管等部門參加的專題座談會,研究制定中央和自治區本級保費補貼資金直撥承保機構的事項,推進解決縣市在保費補貼資金撥付中的困難、緩解其壓力,切實發揮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推動農業保險健康、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標簽: 農業保險 績效評價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