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報告顯示今年二季度改革熱度指數小幅提升


(資料圖片)

7月28日,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發布《2023年第二季度改革熱度第三方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3年第二季度改革熱度指數為68.56,比上一季度上升0.09。報告認為,社會各界對重大改革措施和宏觀經濟提振政策的討論增加推動了第二季度的改革熱度指數小幅提升。

分區域來看,東部、西部、中部、東北地區改革熱度指數分別為69.20、68.72、68.19、67.27。東部地區領先,西部地區排名第二,且連續五個季度超越中部地區。與上一季度相比,東北地區增幅較大。

分城市群來看,京津冀地區改革熱度指數為69.93,居三大城市群首位;長三角城市群指數為69.67,位居第二;粵港澳大灣區(不含港澳)指數為69.44,名列第三。與上一季度相比,京津冀地區、長三角城市群指數均有所上升。

從各省區市來看,江蘇、北京、內蒙古、陜西、上海、重慶、河北、新疆、天津、山西位居改革熱度指數前十位。其中,江蘇省連續兩個季度排名第一,四大直轄市均進入前十位。

從省會城市來看,西安、貴陽、北京、沈陽、濟南進入改革熱度指數前五位。從4個直轄市和15個副省級城市(10個省會城市、5個計劃單列市)來看,西安、深圳、廈門、北京、沈陽進入改革熱度指數前五位。其中,西安市同時名列省會城市改革熱度指數首位和副省級以上城市改革熱度指數首位。

據介紹,改革熱度指數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黨建六大領域。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改革熱度指數”課題組認為,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后,我國經濟恢復呈現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特征。改革熱度指數也呈現出相似的趨勢,社會各界對重大改革措施和宏觀經濟提振政策的討論帶動參與度增加,推動第二季度的改革熱度指數小幅提升。應該看到,我國經濟具有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隨著各項深化改革開放的舉措出臺,經濟恢復和改革熱度的企穩回升都將獲得新的動能。(金輝)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