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今日視點:2022國家制造強國建設專家論壇:聚焦產業基礎高級化 加快世界級基礎產業集群建設

記者繳翼飛北京報道

產業基礎高級化是我國制造業綜合實力和產業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十年來,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從2012年的16.98萬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萬億元,持續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地位,充分表明了中國制造業的競爭力的強勁,以及不斷升級的產業態勢,但同時,與制造強國相比,中國產業基礎薄弱的問題仍然不可忽視。

7月26日,由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主辦的“2022國家制造強國建設專家論壇”在浙江省寧波市召開,論壇以“產業基礎高級化——率先突破走在前列”為主題,多位院士專家、企業家、各級工業主管部門代表共同探討如何加快國家產業基礎能力提升,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資料圖】

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

“制造業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產業基礎是制造業的根基所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許科敏在致辭中指出,當前是我國制造業由大變強的關鍵時期,要持續加強產業基礎能力建設,深入推進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重點做好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堅持自立自強,扎實推進產業基礎攻堅。二是強化應用牽引,更好發揮產業鏈的引領帶動作用。三是厚植發展沃土,培育形成優質企業。四是建立產業基礎長效投入機制,支持企業圍繞優勢領域開展協同攻關。五是深化主體合作,深入融入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體系,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圖: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許科敏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主任周濟在主旨報告中指出,產業基礎是工業發展的基本盤,是制造業發展的主要力量,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關鍵是要切實提高產業基礎能力。當前,我國產業基礎總體仍處于中低端,產業基礎存在嚴重的安全可控風險,一些關鍵核心技術短板依然突出。工業基礎產品市場競爭力不強,低端產品過剩,高端產品嚴重缺失,產品質量水平仍不高。創新還沒有成為產業基礎創新發展的第一動力,產業基礎共性技術嚴重缺失,原創性、引領性的重大技術成果不多。

圖: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主任周濟

對此,周濟強調,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為制造強國奠定堅實基礎,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任務之一,要著力從體系、鏈、群、企業、質量和創新六大方面夯實產業基礎。

“產業基礎的高級化的發展主要是要依靠市場,但是這個過程中,存在著眾多市場失靈的環節,因此更需要強有力的產業政策推進,有組織地創新,實現戰略突破,政府要積極創造良好生態環境,加大對于產業基礎企業的財稅金融支持,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切實放開市場準入,加強市場監管,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周濟建議,各地要把產業基礎高級化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地位,要更好地發揮政府重要主導作用,要在國家總體部署下,明確各自的目標和任務,分步實施、重點突破、全面推進。

圖: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產業基礎專家委員會主任陳學東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產業基礎專家委員會主任陳學東表示,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是一場持久戰,需要長期性、系統性的戰略布局,具體可以從創新政策、創新平臺和人才培養三方面推進產業基礎創新發展。

一是營造良好的宏觀政策環境。用“鏈式推進”方式系統解決工業“五基”問題,鼓勵地方政府出臺相應政策措施以及央地協同機制。

二是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推動有條件的轉制院所一定程度回歸公益,成為原創技術“策源地”,為行業提供關鍵共性技術。圍繞產業基礎重點領域,培育一批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和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三是在培育科技工程師和企業高級人才需要進一步發力。讓企業領導同樣對基礎研究和工業強基工作產生重視,幫助工程師和專業技術人員進一步發揮創新作用。

圖: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秘書長張立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張立表示,強化產業基礎能力是世界各制造強國的共同選擇,各國政府高度重視,通過立法等多種方式加大對產業基礎的支持力度,開展定期評估,及時掌握產業基礎發展水平,以明確鍛“長”補“短”方向,整合多方力量,政府企業協同發力搶占重點產業國際競爭制高點。放眼國內,想要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必須突破四個“關口”,一是強化自立自強,突破技術關;二是強化整零對接,突破應用關;三是強化做精做專,突破企業關;四是強化環境營造,突破生態關。打造“冠軍之城”的寧波樣本

周濟以寧波為例,強調當前需要進一步整合中小企業的力量,培育和發展大批量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形成優勢制造業基礎產業集聚,發展世界先進制造業基礎產業集群。

據寧波市委副書記、市長湯飛帆介紹,寧波是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制造業基礎雄厚,工業規模位居全國城市第七名,特色產業基地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數量分別位居全國城市第一名和第三名,有110家企業主導市場占有率居全球第一。

圖:寧波市委副書記、市長湯飛帆

“寧波的單項冠軍企業是全國各個城市當中最多的,在這方面工作經驗值得總結推廣,必須把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結合起來,從而形成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的主力軍。”周濟說。

根據中國工程院戰略咨詢中心7月發布的《寧波市產業基礎高級化評估報告》,寧波市是中國基礎高級化的先導區。從規模上看,寧波市關鍵基礎零部件、核心基礎電子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有規上企業1401家,實現工業產值3090.6億元,占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的17.3%,同期全國占比為9.71%。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來看,寧波擁有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63家,占全國總量的7.4%,居全國城市首位;擁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總數達182家,占全國總量3.82%,全國城市排名第三,位于上海、北京之后,非直轄市排名第一。

此外,從基礎產品和技術的譜系化發展來看,寧波市培育出一大批基礎產業優秀重點產品,軸承、液壓件及泵閥、電機、模具、密封件、粉末冶金件、傳動件、氣動元件、緊固件和鑄鍛件、稀士磁性材料、化工新材料、電子信息材料、高端金屬合金材料、功能膜材料、繼電器等關鍵領域優勢突出,累計有14個項目入選國家工業強基專項。

中國工程院戰略咨詢中心研究咨詢部制造研究室主任、國家產業基礎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屈賢明指出,目前寧波已經形成磁性材料和高端模具兩大關鍵產業集群。寧波的磁性材料產量占全國50%,產業配套齊全,已經成為我國聚集程度最高且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磁性材料產業高地。鑄造模具產量占全國的60%,壓鑄模占全國的50%,粉末冶金模占全國25%以上。

圖:中國工程院戰略咨詢中心研究咨詢部制造研究室主任、國家產業基礎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屈賢明

“寧波需要繼續發揮產業優勢,重點建設世界級基礎產業集群,要求可能高了一點,但是跳一跳還是有機會實現的。”屈賢明告訴,接下來寧波建設世界級基礎產業集群可以重點關注兩大方向,一是進一步發揮磁性材料產業集群的長板優勢,二是打造石化-精細化工-新材料產業集群,將產業鏈從石化初級加工繼續向下游延伸和拓展,重點發展精細化工等新材料。

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著力培育更多專精特新、隱形冠軍企業,打造冠軍之城,引導中小企業專注核心業務,提高專業化生產、服務和協作配套的能力,為大企業、大項目和產業鏈提供零部件、元器件、配套產品和配套服務。

湯飛帆表示,未來寧波將從“筑牢發展基石,厚植競爭優勢”的高度出發,加快推進騰籠換鳥,打造一流的科創平臺、產業平臺和營商環境,整體貫穿生產端、貿易端和科技側,提升全省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同時,加快建設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數字化改造工程,推動“產業工程+未來工程”、“數字孿生+未來交互”,不斷開發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境界,努力為浙江“兩個先行”,為制造強國建設作出貢獻。

(作者:繳翼飛編輯:李博)

標簽: 基礎產業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