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世界微資訊!聚焦“進、退、整、合”四大任務 中央企業專業化整合項目集中簽約

聚焦“進、退、整、合”四大任務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央企業專業化整合項目集中簽約

今年以來,央企圍繞所屬上市公司進行的專業化整合層出不窮,包括中國船舶(600150)集團、中國建材集團、通用技術集團、航空工業集團在內的大型央企正不斷推動優質資產向優勢企業和主業企業集中

“今后一個時期,中央企業專業化整合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圍繞‘突出實業、聚焦主業、做精一業’的目標,從‘進、退、整、合’四個方面加大力度推進有關工作。”國資委副主任翁杰明在10月31日召開的中央企業專業化整合項目集中簽約儀式上表示。

中糧集團、中國寶武等20家單位11組專業化整合項目采用“現場+視頻”方式集中簽約。此次簽約跨行業、跨領域、跨企業,項目涵蓋電力供應資源整合、智能制造、股權與資產委托處置等領域。

聚焦“進、退、整、合”

翁杰明對“進、退、整、合”四個方面做了詳細解釋。其中,進,是聚焦戰略安全、產業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功能,加大國有資本投資力度,發揮國有資本引導帶動作用,適時研究組建服務國家戰略目標新要求的新企業;退,是加大“兩非”“兩資”和管理鏈條過長企業的處置力度,堅決退出不具備競爭優勢、缺乏發展潛力的非主業、非優勢業務和低效無效、管理失控的資產。

整,是以優勢企業為主體,深入開展企業之間同一業務或同質業務的整合,有效避免同質化競爭、重復投資,通過固鏈、補鏈、強鏈、塑鏈,打造全產業鏈競爭優勢;合,是支持中央企業之間采取共建產業生態圈、構建行業云平臺等多種方式開展戰略合作,加大新技術、新產品、新市場合作開發力度。

清華大學中國現代國有企業研究院研究總監周麗莎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優化產業組織結構,將低效率使用的資源配置到高效率的行業和企業將成為央企接下來的工作之一。通過重組整合優化經營資源配置,有利于從戰略高度統籌生產基地布局;有利于在采購、營銷、研發、產品、生產、管控等方面挖掘大量協同效益,實現產業升級,鞏固市場地位,擴大國際市場話語權。

記者注意到,本次部署是在今年7月召開的中央企業深化專業化整合工作推進會(下稱“推進會”)后,國資委對央企專業化整合工作要求的進一步細化。翁杰明在彼時的推進會中指出,要深入開展央企間資源有效整合,在檢驗檢測、醫療健康、裝備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云計算、鋼鐵、物流等重點領域和戰略性、前瞻性新興產業,加快培育競爭能力強、資源配置優的一流企業,并努力實現“應整盡整”“應合盡合”。

11組項目集中簽約

“中糧集團將進一步強化專業化整合,加大力度優化資源配置,聚焦糧油糖棉肉乳核心主業,發揮現代產業鏈鏈長作用。同時,中糧集團將以簽約儀式為契機,與中國寶武加強全方位戰略合作,積極探索專業化整合項目合作,持續增強關鍵領域影響力控制力。”中糧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呂軍在簽約儀式上表示。

包括中糧集團和中國寶武在內,10月31日的集中簽約會共有11組專業化整合項目在現場簽約,既有以中國電子與中國國新、航天科技(000901)與中國電信(601728)為代表的央企間協同聯動,又有航空工業集團與沈陽航空產業集團、中國中化與海南地方國企為代表的央地間的融合發展。

據了解,中國國新與中國電子兩大央企擬設立平臺公司,盤活中國電子產業開發有限公司等12家非主業企業;中國電氣裝備與國家電網、兵器裝備集團將在業務、科技等領域開展多種方式合作協同,補齊發展短板,形成集群優勢,進一步推動我國高端電力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

央地合作方面,航空工業沈飛與沈陽航空產業集團10月31日簽署了大型航空機加結構件專業化整合項目合作協議,雙方將以大型航空機加結構件專業化整合項目為牽引,合作籌建公司。中國稀土(000831)集團與廣晟集團將在稀土產業、科研、人才等多個領域開展合作,通過資源整合和產業互補,共同推進稀土產業高質量發展。

央企上市公司加快整合步伐

上市公司是中央企業專業化整合的重要平臺。2022年以來,央企圍繞所屬上市公司進行的專業化整合層出不窮,包括中國船舶集團、中國建材集團、通用技術集團、航空工業集團在內的大型央企正不斷推動優質資產向優勢企業和主業企業集中。

“充分發揮上市公司功能,科學統籌各類資源,靈活采取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非公開發行股票、換股吸收合并等方式,推動優質資產向上市公司集中,切實提升專業化整合工作效果。”翁杰明在今年7月召開的中央企業深化專業化整合工作推進會上表示。

以中國船舶集團為例,10月10日,中國船舶集團所屬上市公司中船科技(600072)公告稱,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中船風電、中國海裝等優質風電新能源資產,作價91.98億元。交易完成后,中船科技將實現新能源領域的多元化布局,進一步提升整體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

作為軍工央企專業化整合的重頭戲,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所屬上市公司中航電子(600372)和中航機電(002013)的“吸并式”重組正在穩步推進中。據了解,中航電子、中航機電是國內航空電子系統、航空機電系統領域的龍頭企業,重組后的公司將形成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重要的機載系統上市平臺,加快機載系統業務的發展。

據記者統計,今年以來,包括中國建材集團所屬中材國際(600970)、五礦集團所屬株冶集團(600961)、航天科技集團所屬樂凱新材(300446)、中國電科所屬中瓷電子(003031)、中國信科所屬長江通信(600345)、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所屬中環裝備(300140)等央企上市公司紛紛獲注大股東及實控人旗下資產,優質資產正不斷向上市公司集中。

標簽: 中央企業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