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即時:證監會公眾公司部商慶軍:支持一批標桿企業快速實現北交所上市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1月23日,證監會公眾公司部一級巡視員商慶軍在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證監會將從四方面入手,推動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效能不斷提升。具體舉措包括支持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標桿企業快速實現北交所上市、持續研究契合創新型中小企業特點和需求的特色品種、完善北交所產品布局、研究發揮新三板作為“公募市場”與“私募市場”銜接樞紐的作用等。

商慶軍表示,北交所促進創新資本形成的功能日益凸顯。數據顯示,北交所公開發行從受理到注冊平均用時145天,最快僅72天。截至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總計發行融資275億元,平均每家2.1億元,小企業資金需求得到有效滿足。在北交所帶動下,新三板市場融資功能顯著增強,今年以來共完成定向發行630次,融資合計188億元,同比分別上升38%和12%。

“北交所是資本市場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專業化平臺。”商慶軍說,接下來,監管部門將從四方面開展工作,堅守北交所市場定位,推動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效能不斷提升:

著力推進北交所高質量擴容。監管部門將堅持數量與質量并重、規模與特色并重,立足創新型中小企業的發展需求,持續優化市場服務,完善發行上市條件,提升審核包容性,在保證審核質量的前提下,支持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標桿企業快速實現發行上市,形成示范帶動效應,引導更多優質企業積極申報,推動北交所盡快形成一定規模。

不斷加快創新發展步伐。完善北交所產品布局,持續研究契合創新型中小企業特點和需求的特色品種,不斷提升融資功能。穩步推進融資融券制度落地,探索引入混合交易機制,提升市場運行效率。進一步完善中介機構激勵約束機制,調動業務參與積極性。積極推動各類長期資金入市,豐富投資者數量類型,提升市場流動性水平。

進一步深化新三板改革。優化基礎層掛牌條件,進一步完善創新層分層標準,加大對“更早、更小、更新”的初創型科創企業的支持力度,為北交所培育和輸送更多優質上市資源。研究發揮新三板作為“公募市場”與“私募市場”銜接樞紐的作用,為私募股權和創投基金的“募投管退”提供更多支持,為中小企業創造更好的早期融資和發展環境。

持續提高上市公司和掛牌公司質量。準入方面,在嚴把“入口關”、堅決執行國家產業政策、防止企業“帶病上市”的同時,提升對新產業(300832)、新業態、新模式的包容性,規范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監管方面,強化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要求,緊盯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等“關鍵少數”,“零容忍”打擊財務造假、資金侵占、內幕交易等違法行為。

標簽: 標桿企業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