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全球頭條:新開發銀行取得多項財金成果 未來將偏向氣候變化相關項目


(相關資料圖)

新開發銀行近年來為金磚國家及其他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可持續發展項目積極動員資源,成果顯著,該行人士表示,未來將5年將約40%的資金用于支持應對氣候變化相關項目。

在日前舉行的上海市歐美同學會留英語國家分會舉辦的專題講座上,留英分會會員、新開發銀行行長辦公室主任劉漢勇介紹了該行的最新情況。“新開發銀行自2015年成立以來,根據各成員需求量身定制項目,積極探索本幣借貸、綠色債券、擔保、參股等金融工具,目前已批準90多個項目,協議貸款總額約320億美元。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新開發銀行批準19個中國項目,貸款總額為71.5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新開發銀行提供了90億美元的危機緊急貸款,包括用于公共健康和社會保障的支出,支持成員國的經濟復蘇。未來五年,新開發銀行40%的資金將用于支持促進氣候變化減緩和適應的項目,30%的資金投向非主權業務,30%的資金以本幣提供,20%的項目與其他多邊開發銀行進行聯合融資等。

劉漢勇介紹稱,2023年起,新開發銀行將面向公眾開放參觀。新開發銀行位于浦東的總部大樓啟用已有一年,目前這座高度150米的大樓,已成為上海的新地標之一。

留英分會副會長、秘書長顧煒威在會上指出,新開發銀行是高信用等級金融機構,新開發銀行落地上海,而中國債券交易市場——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也位于上海,其目標是成為全球人民幣及相關產品交易主平臺和定價中心。“新開發銀行選擇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作為債券發行地,對該中心發行主體多元化、增加高質量債券供給起到了積極作用,對鞏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也具有積極的意義。”

留英分會會員、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助理教授沈煌南認為,新開發銀行積極促進了中國地方經濟發展,在中國批準的項目主要聚焦交通以及新能源,有助于推動產業結構和綠色低碳轉型。此外,新開發銀行批準給中國的綠色能源項目旨在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助力中國實現“雙碳”目標。“新開發銀行以ESG(環境、社會、治理)為導向的綠色信貸項目評估理念為全球金融治理體系提供了更加完善和有利于環保的替代方案,將在未來對全世界的可持續發展做出巨大的建設性貢獻。”

標簽: 氣候變化 開發銀行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