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外貿外資穩中提質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江蘇經濟國際化研究基地秘書長韓劍:

我省作為經濟大省,在“42條”中出臺了穩外貿穩外資的系列舉措,從幫助外貿企業搶訂單拓市場,到健全外資外貿企業投融資便利化政策,以及細化、強化重點外資項目服務保障措施,一套政策組合拳及時推出,靶向精準,提前發力,有利于穩市場、穩信心、穩預期,也有助于恢復和保持外貿外資穩定,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

加大“蘇貿貸”融資功能推廣力度,擴大出口信用保險的承保規模和覆蓋面,進一步壓縮出口退稅時間,對于重點緩解我省中小微外貿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防范化解出口風險,都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跨境電商進入新拐點潮,數字化營銷成為企業出海核心能力。我省通過搭建江蘇優品線上專區,引導外貿企業觸網上線、加快提升數字營銷能力,將幫助我省外貿企業快速洞察海外需求變化,提升自身品牌質量,從而實現全球價值鏈地位的攀升。

通過支持高新技術和專精特新企業開展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將對拓寬相關企業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增加研發投入、推動技術進步發揮積極作用,有力促進我省民營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發展壯大,使我省產業鏈變得韌性更強、安全性更好。

在外資方面,我省提出要梳理排出100個符合高質量發展導向、有較強引領帶動作用的省級重點外資項目,推動加快建設、投產達效。制造業領域標志性外資項目投資者主要為世界500強企業,集中在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十四五”重點發展產業。抓好重點外資項目全程服務保障,有利于以制造業為重點更大力度地吸收和利用外資,發揮外資在我省產業鏈供應鏈中的積極作用,并進一步提升國際循環的質量和水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江北新區(自貿區)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省政府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丁宏:

“42條”中“促進外貿外資穩中提質”的相關政策可以說是精準高效、誠意滿滿。江蘇是開放型大省,在過去積極防控疫情的幾年中,我省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迎難而上,取得亮眼的成績,2022年我省吸引外資規模繼續保持全國第一,外貿進出口5.45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2023年伊始,我省出臺外貿外資“拓市場、穩經營”的政策,一方面是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有關精神,抓住當前疫情防控政策調整的有利契機,更加充分地利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繼續保持好我省外貿外資的領先優勢,為率先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作出更大貢獻;另一方面也是堅持問題導向,關注到當前國際經濟形勢持續下行,外需減弱導致未來出口挑戰增加,外貿外資可能遭遇新的不確定性風險,“42條”通過安排專項資金、加大補貼力度、優化出口信保、推動外匯收支便利化等政策積極發揮跨周期逆周期調節作用,幫助企業降低成本穩定信心,加快修復疫情沖擊的“疤痕效應”,大幅提升江蘇企業、江蘇品牌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本報記者宋曉華

標簽: 對外開放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