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以多層次市場框架牽引,高質量服務實體經濟有了新辦法

制度改革賦能實體經濟,市場潛力將被進一步激活。


(資料圖)

A股奏響改革最強音,全面注冊制啟新篇。

2月1日,證監會就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涉及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等主要制度規則草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本次改革是基于試點注冊制經驗,對相關制度規則做了全面梳理和系統完善,主要是對試點階段行之有效的做法進行優化和定型,統一規則表述,取消“試點”字樣等。

記者注意到,本次改革對各板塊定位進行明確。主板主要服務成熟期大型企業。科創板突出“硬科技”特色,發揮資本市場改革“試驗田”作用。創業板主要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北交所與新三板共同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

開弓沒有回頭箭,A股監管者的使命從這個方向起航。以多層次市場框架牽引,改革對于服務實體經濟的成效將有多大,將是未來十年市場對于監管思路的最大期待之一。越來越多的信號顯示,這個數據,或會帶來驚喜。簡政放權明確定位

中國資本市場櫛風沐雨三十余年,發行制度歷經審批制、核準制到注冊制,“簡政放權”是繞不開的關鍵詞。

尤其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以來,證監會貫徹落實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持續減少簡化行政許可,穩步有序推進注冊制改革,引導市場主體充分博弈。

經過4年的試點,市場各方對注冊制的基本架構、制度規則總體認同,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特別是科技創新的功能作用明顯提升,法治建設取得重大突破,發行人、中介機構合規誠信意識逐步增強,市場優勝劣汰機制更趨完善,市場結構和生態顯著優化。

時至今日,我國證券交易所市場由單一板塊逐步向多層次拓展,錯位發展、功能互補的市場格局基本形成。通過本次改革,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將更加清晰,基本覆蓋不同行業、不同類型、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

2月1日,證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本次改革后,主板要突出“大盤藍籌”特色,重點支持業務模式成熟、經營業績穩定、規模較大、具有行業代表性的優質企業。

相應的,主板將設置多元包容的上市條件,并與科創板、創業板拉開距離。主板改革后,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將更加清晰,基本覆蓋不同行業、不同類型、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

科創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優先支持符合國家戰略,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科技創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術開展生產經營,具有穩定的商業模式,市場認可度高,社會形象良好,具有較強成長性的企業。

創業板深入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適應發展更多依靠創新、創造、創意的大趨勢,主要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支持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產業(300832)、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

北交所設立時便同步試點注冊制,重點支持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的企業,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與全國股轉系統共同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

改革藍圖清晰勾勒,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后,我國將在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方面邁出新的步伐。放管結合創新監管

記者注意到,明確各板塊定位的同時,證監會也對發行上市審核注冊機制做了進一步優化。

“總的思路是,保持交易所審核、證監會注冊的基本架構不變,進一步明晰交易所和證監會的職責分工,提高審核注冊的效率和可預期性。同時,加強證監會對交易所審核工作的監督指導,切實把好資本市場入口關。”證監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稱。

具體而言,在交易所審核環節,交易所承擔全面審核判斷企業是否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的責任,并形成審核意見。交易所審核過程中,若發現在審項目涉及重大敏感事項、重大無先例情況、重大輿情、重大違法線索的,應及時向證監會請示報告。證監會對發行人是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板塊定位進行把關。

在證監會注冊環節,證監會基于交易所審核意見依法履行注冊程序,在20個工作日內對發行人的注冊申請作出是否同意注冊的決定。

未來,證監會將轉變職能,加強對交易所審核工作的統籌協調和監督。

總結起來包括四方面內容,一是統一審核理念、標準,保持審核尺度一致;二是在交易所審核過程中,按標準選取或按一定比例隨機抽取在審項目,關注交易所審核理念、標準的執行情況;三是督促交易所建立健全“防火墻”、加強質控部門和上市委、重組委(以下簡稱“兩委”)把關責任等內部制衡機制;四是對交易所發行上市審核工作定期或不定期開展檢查。

值得關注的是,證監會的放權,不意味著放手不管,而是放管結合,把該管的事情管好。同時,證監會也將創新和改善管理工作,適應全面實行注冊制的要求,加快監管轉型,推進科技監管建設,切實提高監管能力。

證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在放管結合方面,證監會將加強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管,在“放”的同時加大“管”的力度,督促各市場主體歸位盡職,營造良好市場生態。

在前端,堅守板塊定位,壓實發行人、中介機構、交易所等各層面責任,嚴格審核,嚴把上市公司質量關。在中端,加強發行監管與上市公司持續監管的聯動,規范上市公司治理。在后端,保持“零容忍”執法高壓態勢。服務實體激活潛力

在受訪專家看來,這次改革將增強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

“本次制度性改革,將為中國資本市場帶來全新動能,同時也帶動增量資金入市,推動中國資本市場翻開嶄新的一頁,助力中國經濟創新驅動發展以及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安永大中華區審計服務合伙人湯哲輝受訪時表示。

今年以來,監管層多次強調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性,并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已成為貫穿中國近期金融市場發展主線的重要理念。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曾向記者表示,緊盯實體經濟,助推實體經濟企業轉型升級,并引發創新和產業發展的新風尚——這是資本市場的定位,也是其重要的作用和功能。

“全面注冊制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舉措,能夠有力推動直接融資的大發展,有效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有序推動市場化和普惠發展。”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稱。

田利輝提到,科創板、創業板施行注冊制以來,我國直接融資比例顯著上升,金融結構和資本質量均得到了優化和提升。

托起希望,孕育變革。面對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后新的市場生態,各方都在期待。

華西非銀分析師稱,注冊制的發行上市條件的包容性明顯增強,對實體經濟特別是科技創新企業的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多層次市場的板塊架構和功能更加完善。最受益的是新興產業“硬科技”創業公司,全面注冊制打開融資渠道,將降低產品試錯、技術攻堅資金成本。

此前,我國部分科技企業受A股上市條件和股權架構約束選擇到境外上市,這部分企業的營收大部分在國內、享受中國人口紅利和工程師紅利、受產業政策支持而主導國際產業鏈,境外投資者可以參與投資并分享企業成長的投資收益。

“注冊制試點有力地改變前述狀況。科創板、創業板多元包容的發行條件給予未盈利企業、存在紅籌架構、差異化表決權企業得以登陸國內資本市場的機會。硬科技、創新創業企業的IPO接踵而至,成為A股市場企業端的源頭活水。”華西非銀分析師表示。

制度改革賦能實體經濟,市場潛力將被進一步激活。不如我們將目光放得更遠一點,時間線拋得更長一點,夢想再做得更大一點。

標簽: 實體經濟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