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全球觀天下!央視聚焦2022中國經濟年報:企業稅費負擔下降 活力不斷增強

1月31日,國家稅務總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22年度相關工作情況。2022年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過4.2萬億元,為助力穩住宏觀經濟大盤發揮了關鍵作用,多行業獲稅費政策支持,企業稅費負擔下降,活力不斷增強。央視《新聞聯播》《新聞直播間》欄目就此做了報道。


(資料圖片)

2022年稅務部門組織稅費收入31.7萬億元

國家稅務總局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稅務部門組織稅費收入31.7萬億元,為國家治理提供了堅實的財力保障。

在2022年超4.2萬億元的全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中,涉及制造業近1.5萬億元,占比35%左右;餐飲、零售、文旅、交通運輸等受疫情影響較重的服務業,獲得支持超8700億元。從企業規模看,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是受益主體,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約占總規模的四成;近八成個體工商戶在2022年無需繳納稅款。

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 王道樹:“真金白銀”有效緩解了企業經營壓力,增強了市場主體活力,助力了制造業平穩運行,促進了新動能加速成長。

此外,稅務總局對10萬戶重點稅源企業調查顯示,2022年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稅費負擔下降2.7%。截至2022年末,全國涉稅市場主體總量達到8407萬戶,較2021年末增長6.9%。

多行業獲稅費政策支持

發布會上提到,2022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和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我國強化宏觀政策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全年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過4.2萬億元,為助力穩住宏觀經濟大盤發揮了關鍵作用。

據介紹,2022年,全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4.2萬億元,這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累計退到納稅人賬戶的增值稅留抵退稅款2.46萬億元,超過2021年全年辦理留抵退稅規模的3.8倍;二是新增減稅降費超1萬億元,其中新增減稅超8000億元,新增降費超2000億元;三是辦理緩稅緩費超7500億元。

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 王道樹:2022年,分行業看,制造業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近1.5萬億元,占比35%左右,是受益最明顯的行業。同時,餐飲、零售、文化旅游、交通運輸等受疫情影響較重的服務業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8700億元,有力幫助市場主體渡過難關。

分企業規模來看,2022年,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是受益主體,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1.7萬億元,占總規模的比重約四成。

另外,近八成的個體工商戶在2022年無需繳納稅款。據介紹,2022年,稅務部門多措并舉,確保稅費支持政策落實落地。

國家稅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司長 榮海樓:財政部、稅務總局、人民銀行逐級建立會商機制,協調解決庫款調度、政策口徑、大額退稅等難題,保障退稅資金及時到位,企業退稅資金從申請到入賬平均用時同比壓縮40%,其中制造業增量留抵退稅平均用時壓縮至兩個工作日以內,高效確保紅利直達快享。

國家統計局2022年對工商企業進行三次留抵退稅政策成效調查,結果顯示,已享受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紅利的企業普遍反映減負效果十分明顯。

企業稅費負擔下降 活力不斷增強

2022年稅費優惠政策惠及眾多行業和市場主體,對于市場主體來說,又呈現出哪些變化?

據介紹,稅費支持政策特別是留抵退稅政策直接減輕了企業稅費負擔和資金壓力,有力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稅務總局對10萬戶重點稅源企業調查顯示,2022年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稅費負擔下降2.7%,其中,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交通運輸業、住宿餐飲業分別下降15.4%和14.2%,負擔顯著減輕。

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 王道樹:系列稅費支持政策落地見效,稅收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有力增強市場主體活力。2022年,全國新辦涉稅市場主體1315萬戶。截止2022年年末,全國涉稅市場主體總量達到8407萬戶,較2021年年末增長6.9%。

從制造業來看,2022年,全國制造業重點稅源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稅費負擔同比下降3.4%,幫助企業輕裝上陣。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制造業企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1%,比全部企業高1.9個百分點。

特別是享受留抵退稅政策的制造業企業,購進金額同比增長8.2%,比沒有享受留抵退稅政策的制造業企業高4.5個百分點。

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 王道樹: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高技術產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9.9%,特別是享受留抵退稅的高技術產業,企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1.5%,比沒有享受留抵退稅的高技術產業企業高2.1個百分點,促進了新動能加速成長。

“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持續推進

隨著經濟發展,稅收和納稅人繳費人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國家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在2022年度稅收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22年,稅務部門推出的五大類20項121條“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措施已全部落地。

據介紹,2022年,我國全面實行稅務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優化納稅人延期繳納稅款等稅務事項辦理程序,降低市場主體制度性交易成本,出口退稅申報免填報范圍不斷擴大,2660個縣區實現社保繳費和經辦業務線下一廳聯辦,讓繳費更便捷。同時,針對大型企業、中小微企業等市場主體分類施策,提升服務精準性。

國家稅務總局納稅服務司司長 沈新國:2022年,全國小微企業通過銀稅互動獲得銀行貸款988萬筆,貸款金額2.25萬億元,同比增長33.9%。針對困難企業,稅務部門利用稅收大數據為產業鏈供應鏈不暢的企業牽線搭橋,2022年共幫助7481戶企業自主有效實現購銷金額192億元。

據介紹,各地稅務部門因地制宜推出許多特色舉措,不斷優化稅收營商環境。

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市稅務局局長 張有乾:(我們)加強與天津、河北稅務部門協作溝通,實現“一鍵接收”遷入地稅務機關納稅人涉稅信息,實現150個涉稅事項京津冀“同事同標”,有效減輕納稅人負擔,為小微企業與大企業合作牽線搭橋348次,成交金額6.4億元。

國家稅務總局浙江省稅務局局長 勞曉峰:2023年,探索在鄉鎮、街道、社區靠前布點網格化稅收服務點,打通境外外幣、境外人民幣電子繳款的應用場景,實現“打款 結匯 申報 入庫”全流程線上辦理,為跨境繳納稅費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務。

據了解,2023年“便民辦稅春風行動”已經啟動,圍繞訴求響應、政策落實、智能辦稅等六方面,首批17條措施已經推出。目前,稅務部門正積極研究推出第二批接續措施,營造更加優質便捷的稅收營商環境。

2022年辦理跨省異地電子繳稅575億元

在2022年度稅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稅務部門積極拓展線上服務范圍,新增19個“非接觸式”辦稅繳費事項,目前已實現96%的稅費事項、99%的納稅申報網上辦理。

推廣跨省異地電子繳稅,目前已覆蓋全國所有省份,2022年辦理跨省異地電子繳稅575億元。

總體來看,2022年稅務部門按時圓滿完成全年深化稅收征管改革任務,深化稅收征管改革取得明顯階段性成效。

依法嚴打各類偷逃騙稅違法行為

稅務部門不僅為納稅人提供涉稅服務還承擔了一個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打擊涉稅違法犯罪,營造公的營商環境。2022年我國實施了大規模留抵退稅,為了保證政策落穩落好,稅務部門嚴查狠打騙取留抵退稅違法犯罪行為。

據介紹,2022年我國稅務執法更加精確。

國家稅務總局征管和科技發展司司長 練奇峰:對于可能存在涉稅風險的納稅人先提示提醒,第二步督促整改,第三步約談警示。對仍不配合的納稅人才會采取第四步立案稽查。對案件中部分情節嚴重影響惡劣的,查處后公開曝光,實現提升打擊精度、降低執法成本、形成強力震懾的綜合效果。

國家稅務總局稽查局局長 江武峰:截至2022年底,全國稅務稽查部門累計查實7813戶涉嫌騙取或違規取得留抵退稅企業,共計挽回留抵退稅及各類稅款損失超過155億元。

不僅是針對留抵退稅,稅務部門與公安、檢察、海關、人民銀行、外匯管理部門開展常態化打擊虛開騙稅工作。聚焦假企業、假出口、假申報,累計檢查涉嫌虛開發票騙取出口退稅企業20余萬戶,認定虛開發票860余萬份,挽回出口退稅損失73億元。

此外,稅務部門聚焦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涉稅違法風險,集中力量查處了一批偷逃稅大要案件,對部分高風險行業開展了專項整治,特別是持續加強文娛領域綜合治理,組織查處了一批演藝明星和網絡主播偷逃稅款案件,有力規范了行業稅收秩序、維護了社會公平正義、也促進了相關行業健康發展。

國家稅務總局稽查局局長 江武峰:(2022年)全年累計曝光716起騙取留抵退稅案件、22起虛開發票和騙取出口退稅案件、10起涉稅中介及其從業人員違法違規案件、6起演藝明星和網絡主播偷逃稅案件,有力釋放了“偷騙稅必嚴打”“違法者必嚴懲”的強烈信號。

據了解,2023年,稅務部門將進一步聚焦高風險重點行業重點領域,依法打擊各類偷逃騙稅違法行為,發揮六部門常態化打擊虛開騙稅工作機制作用,提高風險發現、精準打擊能力,維護稅收安全、促進稅收治理。

標簽: 中國經濟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