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中國經濟 加速恢復

3月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繼續回升至52.6%,比上月上升2.5個百分點,并創下2012年5月以來新高。從13個分項指數來看,同上月相比,2月各分項指數均有所上升,升幅在0.2-6.9個百分點之間。

受訪專家表示,春節假期及疫情高峰期過后,國內處于復工復產、復商復市階段,經濟活動恢復較快,市場預期也隨之提升。但是市場需求不足問題仍較突出,我國經濟恢復基礎尚需鞏固,采購經理指數后續走勢有待進一步觀察。

需求釋放帶動生產擴張


(資料圖)

進入2月份后,全國各地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影響基本消退,春節過后社會面流動性全面恢復,制造業市場需求出現快速回升。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月份新訂單指數54.1%,較上月提升3.2個百分點。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師文韜表示,目前外部需求也呈現明顯回升跡象,新出口訂單指數為52.4%,較上月上升6.3個百分點,在連續21個月運行在收縮區間后回到50%以上,顯示在全球經濟下行態勢緩解、穩外貿政策持續發力,以及國內企業著力提升競爭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帶動下,我國出口止跌趨穩。而且需求回升為企業生產注入動力,社會面流動性恢復為生產活動提供保障,企業生產基礎進一步好轉。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目前企業生產正在快速擴張,2月份生產指數重回擴張區間,較上月上升6.9個百分點至56.7%。

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告訴,2月份生產指數回升幅度大幅高于新訂單指數,制造業“生產和新訂單指數差”由上月的-1.1%提高至2.6%,供需缺口回升至高位區間。但隨著疫情帶來的波動趨于減弱、穩增長政策進一步落地,國內需求修復將成為經濟運行的主邏輯,未來供需缺口有望低位運行。

隨著生產和需求加快釋放,企業采購活動和招工活動也明顯增加。2月份采購量指數為53.5%,較上月上升3.1個百分點,進口指數為51.3%,較上月上升4.6個百分點,在連續20個月運行在50%以下后回到擴張區間;2月從業人員指數為50.2%,較上月上升2.5個百分點,在連續22個月運行在50%以下后回到擴張區間。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告訴記者,目前企業增加原材料采購,企業對經濟復蘇前景預期轉向樂觀,從工業成品庫存指標看,目前國內工業整體庫存也已降至歷史均值附近,主動補庫存、擴大生產意愿有所增強。從業人數增加,也有助于保障基本民生趨好發展,從而為后續穩定消費市場打下基礎。

不過,受市場回暖帶動,制造業原材料采購價格總體水平繼續保持上升,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升至54.4%,高于上月2.2個百分點,其中鋼鐵及相關下游行業漲幅更為明顯,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通用設備、專用設備等行業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均高于60.0%。出廠價格指數為51.2%,高于上月2.5個百分點,重返擴張區間,制造業產品銷售價格總體水平有所回升。

伍超明分析,出廠價格回升至臨界值上方,且回升幅度略高于原材料購進價格,顯示出隨著需求恢復,中下游出廠價格有所回落,面臨的成本壓力趨于減弱,預計2月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PPI環比增速或將轉正,而同比增速大概保持在-1.2%左右。

中小企業重回擴張區間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經濟回升體現了均好性,各類企業活力均明顯回升。其中,中型企業PMI和小型企業PMI分別為52%和51.2%,較上月上升3.4個和4個百分點,都在連續多月運行在50%以下后回到擴張區間,顯示中小企業連續下行態勢有所扭轉。

伍超明表示,前期中小型企業受疫情沖擊更為嚴重,2月中小型企業PMI環比回升幅度高于大型企業,不同規模企業景氣度分化趨于收窄。2月新出口訂單之所以能結束連續21個月的收縮態勢,也主要源自于小型企業經濟活動的恢復,對國內總需求由拖累轉為支撐。但中小型企業仍是目前經濟恢復的薄弱環節,未來仍需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與此同時,產業鏈上下游也均出現明顯恢復。目前國家統計局調查的21個行業中,有18個位于擴張區間,比上月增加7個,制造業景氣面繼續擴大。其中,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高耗能行業和消費品行業PMI分別為54.5%、53.6%、51.6%和51.3%,高于上月3.8、1.1、3.0和0.4個百分點,均位于擴張區間,景氣水平連續兩個月回升。

伍超明分析,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受益于技改轉型需求加快釋放,景氣度繼續回升,對制造業需求的支撐較強;高耗能行業受穩增長政策見效和地產消費回暖共同影響,景氣度也出現較大幅度回升;消費品制造業受節后需求減少影響,回升幅度偏低,但繼續呈擴張加快態勢。

不過,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特約分析師張立群提醒,目前調查中反映市場需求不足的企業占比仍超過52%,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企業占比仍超過49%,表明企業生產經營面臨的困難仍然不小。未來還要進一步抓好擴大內需和保供穩價等方面的各項任務落實,毫不松懈地持續鞏固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

文韜也指出,當前的市場需求恢復存在結構問題。其中,2月份高技術制造業和消費品制造業外部需求快速上升,但同期國內需求增速卻有所放緩,顯示國內市場終端消費有待進一步釋放。

“接下來對制造業的影響可能會集中在三方面:海外需求情況、房地產復蘇節奏、汽車銷售情況?!敝苊A分析,目前海外主要經濟體PMI指數均放緩至收縮區域,但近期歐美經濟衰退偏輕微,我國外貿出口仍有望保持適度增長。而且國內房地產價格已經結束11個月的連續收縮,一線、二線相對復蘇較快,上半年樓市對內需拖累減弱。汽車對制造業的拉動明顯,但在部分利好政策取消的影響下,后續對制造業的影響仍有待觀察。但整體上,居民消費會延續修復勢頭,基建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加之穩增長政策的繼續發力,制造業景氣度短期內將繼續運行在擴張區間。

標簽: 中國經濟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