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天天新動態:工信部原副部長蘇波:加快發展智能制造 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相關資料圖)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蘇波在近日舉行的第30屆中外管理官產學懇談會上表示,我國制造強國建設已進入深水區和關鍵階段,要從加快發展智能制造、提升制造業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提升制造業國際化發展水平等方面著力,推動制造強國建設邁上新臺階。

蘇波表示,智能制造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技術和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新動能,成為全球制造強國優先發展的戰略重點。我國智能制造正在由規模化示范推廣階段,邁向重點行業骨干企業普及發展的新階段。要堅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不動搖,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構建智能制造發展生態系統,推動我國智能制造應用規模和發展水平進入全球先進行列。

一要不斷提升智能制造自主創新能力。大力推動智能產品創新,發展智能終端、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家電、智能機器人等智能新產品,加快智能化升級。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系統自主發展,不斷提高集成創新能力,攻克卡脖子難題,確保智能制造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可控。

二要拓展智能制造示范、試點的廣度和深度。推動制造業加快普及數字化、網絡化,重點行業骨干企業深入推進智能化。圍繞車間、工廠、供應鏈構建智能制造系統,打造一批世界級的智能工廠和智慧產業鏈、供應鏈,提升智能生產的應用新場景。

三要加快發展智能制造產業體系。依托國內巨大市場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加快發展裝備、軟件和系統解決方案,推動智能制造快速發展,形成新業態。大力發展智能工業母機、協作機器人、智能檢測等智能制造裝備,推進工業軟件融合部署和基層應用,建立多級聯動的國家工業基礎數據庫和共享交換平臺。

四要加強智能制造新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加快5G、大數據、互聯網、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發展。

蘇波指出,推動制造強國建設須著力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全面梳理我國制造業產業鏈狀況,推動短版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圍繞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集中優勢資源合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和“卡脖子”技術攻關,打造具有戰略性和全局性的產業鏈,鞏固已有產業鏈,把產業基礎和核心企業的根留在國內。

此外,還要在開放合作中提升我國制造業國際化發展水平,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鏈領航企業。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不斷提高中國制造的國際化水平和全球競爭力。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