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快訊 > 正文

小微企業貸款利息免征增值稅,金融讓利實體經濟空間進一步打開

記者 馮櫻子 北京報道

近期,多項稅收優惠政策出臺,支持小微企業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

8月2日,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發布公告明確,金融機構小微企業貸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稅;金融機構與小微企業簽訂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稅,公告執行至2027年12月31日。


(資料圖)

業界認為,財政部門在政策上給予小微企業支持,將有效推動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兼職教授譚浩俊對《》記者表示,相比于大型企業,給小微企業貸款的管理成本、服務成本確實較高,但金融機構眼光應該放長遠,很多大型企業也是從小微企業發展而來,做好小微企業服務基礎,有利于金融機構貸款資源的長期拓展。

信貸“免稅”福利再延長

8月2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多項稅收優惠政策公告,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

其中《關于支持小微企業融資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下稱《公告》),繼續從稅收政策角度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其中明確對金融機構向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發放小額貸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稅。

《公告》提出,金融機構應將相關免稅證明材料留存備查,單獨核算符合免稅條件的小額貸款利息收入,按現行規定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未單獨核算的,不得免征增值稅。

同時,《公告》也明確,對金融機構與小型企業、微型企業簽訂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稅。

另外,《公告》所稱小額貸款,是指單戶授信小于100萬元(含本數)的小型企業、微型企業或個體工商戶貸款;沒有授信額度的,是指單戶貸款合同金額且貸款余額在100萬元(含本數)以下的貸款。

在業內人士看來,上述兩項稅收的免征,讓金融機構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利好,有助于減少金融機構的稅收成本,增厚金融機構小微信貸的收入空間,提振金融機構服務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積極性,為金融機構持續讓利實體經濟打開了空間

對此,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認為,上述稅收政策,對操作細則進行頂層設計,落實到具體環節,預計將對推動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起到積極作用。

一名金融機構相關財務工作人員介紹,該機構每月可享受增值稅減免約230萬元至250萬元。稅收免征政策期限延長后,預計財務成本將有效降低。

實際上,早在2017年兩部門就曾聯合發布公告,提出對金融機構向農戶、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發放小額貸款免征利息收入增值稅,對金融機構與小型企業、微型企業簽訂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稅。

此時的執行時間分別為2017年12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

此次,為小微企業發展降成本減負擔,兩部門將相關稅收免征政策進行了延續,實施時間至2027年12月31日。

貸款利率處于歷史較低水平

近期,民營經濟獲支持的力度進一步加碼。

8月1日,八部門聯合對外發布《關于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近期若干舉措的通知》,從五方面提出28條具體舉措,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提振民營經濟發展信心。

其中提出,延長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期限至2024年底,持續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引導商業銀行接入“信易貸”、地方征信平臺等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強化跨部門信用信息聯通。擴大民營企業信用貸款規模。有效落實金融企業呆賬核銷管理制度。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末,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7.37萬億元,有貸款余額客戶數4115.12萬戶,兩項指標過去五年平均增速已超25%。

其中,5月新發放的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57%,處于歷史較低水平。而上半年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96%,比上年同期低25個基點。

以個人經營性貸款為例,部分地區貸款利率低至4%左右,低于企業、個人貸款產品,也低于個人住房貸款利率。

“普惠貸款太卷了?!币幻y行工作人員對《》記者透露,LPR 1年期LPR為3.55%,5年期以上LPR為4.2%,現在有大行對小微企業貸款利率低至3.3%。

然而,盡管融資成本不斷下降,一些企業擴大再生產動力依舊有待提振。

不斷下行的經營貸利率,使得市場上滋生出“經營貸置換房貸”的亂象,還有一些不法貸款中介誘導用戶使用他們的過橋資金結清房貸,再到銀行辦理經營貸歸還過橋資金等。

在此背景下,業內認為,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的同時,激發小微企業活力同樣重要,

“當前貸款利率較低,可能反映出有效融資需求仍然有待進一步提振。前期貸款利率下降,主要得益于金融機構減費讓利和金融管理部門加強引導。但作為信貸資金的價格,貸款利率更是信貸市場供求關系的反映。”招聯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對《》記者提到,下一步,應保持宏觀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靈活性,繼續采取堅決有力的措施提振市場主體信心和預期,進一步激發有效融資需求。

“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微觀主體對于促進居民就業和收入改善,促進消費和經濟復蘇起著積極作用。從中長期看,對于促進我國內循環、創新活力和經濟轉型升級方面也具有重要意義。”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

周茂華提出,近年來,國內銀行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大,后續可能繼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提升金融服務質效。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表示,下一步,在支持市場主體方面,將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服務,持續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覆蓋面和可得性,加大個體工商戶的信貸支持力度,通過金融服務進一步激發微觀市場主體的活力。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