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銀行 > 正文

廣州實現婚姻登記“全城通辦” 戶外頒證和集體婚禮掀幸福浪潮

2020年在全國率先建設廣州(中國)婚姻服務創新綜合平臺,得到民政部的批復支持并掛牌試點;去年4月,民政部將廣州確定為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時間為3年。此后廣州在打造甜蜜經濟與甜蜜婚姻事業方面,持續做出顯著成效:婚俗文化宣傳推動全社會形成正確的婚姻家庭價值觀,打造婚慶產業園和婚慶文旅品牌促進“甜蜜經濟”發展……

從“全城通辦”到“跨省通辦”

2018年,廣州實現婚姻登記“全城通辦”,是全國第二個實現“全城通辦”的城市。去年6月1日起,廣州全面實施婚姻登記“跨省通辦”,即雙方均為非廣州市戶籍的婚姻登記當事人,其中一方持有廣州市發放的有效居住證,可在廣州申請辦理內地居民結婚登記和離婚登記。據了解,2017年5月至2022年8月全市共辦理婚姻登記“全城通辦”82792對,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全市共辦理跨省市婚姻登記19269對,“全城通辦”和跨省市登記總量位居全省全國前列。

廣州還在全省率先啟用婚姻登記智能服務設備,預約登記的新人在等候登記過程中按照機器步驟提示完成提交登記材料、進行人臉識別、指紋錄入等步驟,在登記室內完成宣誓和信息查驗審核后即可領取結婚證,全程快捷簡便,平均為每對新人縮短10分鐘辦理時間。

戶外頒證和集體婚禮掀幸福浪潮

走進白云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大堂天花板上裝飾的粉色錦簇花團讓人感受到甜蜜的氛圍,大堂內的座椅也以白云造型打造。據了解,全市各區把打造“最美婚姻登記處”作為推動婚俗改革工作的重要切入點,全市12個婚姻登記處結合本地特色文化,打造主題婚姻登記服務平臺,全市婚姻登記處頒證廳和婚俗文化展示廳(館/長廊)服務總面積合計超4000平方米。

在打造“最美婚姻登記處”的同時,記者了解到,廣州市民政局制定并印發《廣州市結婚登記頒證服務工作規范(試行)》,明確頒證場所規模設置、頒證人員條件要求和頒證程序,打造“花城有囍”戶外頒證和集體婚禮品牌。此外,持續舉辦廣州市集體婚禮系列活動,在全市掀起集體婚禮活動風潮。

在此次婚俗改革中,記者獲悉,廣州還統籌19個成員單位建設多維度婚姻家庭輔導服務平臺,在全市開展“花城有愛”婚姻家庭輔導服務驛站建設,通過搭建三維平臺,形成多層次、全覆蓋、便捷化的婚姻家庭服務格局。去年以來,全市婚姻家庭輔導服務項目共舉行線上線下活動100多場次,服務1.2萬多人次,6.5萬多人次受益。

打造婚俗文化宣傳陣地

據悉,廣州強化資源整合,通過建設婚俗文化館、成立婚姻文化研究院、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花城有愛”驛站,打造婚俗文化宣傳陣地。

在省民政廳的支持下,廣州建立集實物陳列、多媒體宣傳、互動體驗等功能于一體的廣州從化婚俗文化館,突出嶺南地區婚俗文化特色,打造婚俗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同時,市民政局指導社會力量成立廣州婚姻文化研究院并正式掛牌,定期組織婚俗文化交流會、研討會、展覽會等活動。市民政局還聯合市文明辦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持續開展移風易俗宣傳。如荔灣、海珠等區舉辦道德模范愛情故事圖片展等活動;天河區設置“七夕愛之告白墻”、乞巧苑愛情詩詞走廊;荔灣區拍攝和制作“敬業愛家雙贏秘訣”視頻和《金婚銀婚故事集》。全市開展“花城有愛”婚姻家庭輔導服務驛站建設,開展婚戀交友、公益講堂、糾紛調解、家庭教育等婚姻家庭輔導服務。

“甜蜜經濟”釀婚俗新風

近年來,甜蜜經濟發展被納入政府工作重要議程,推動甜蜜經濟與婚俗改革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協調發展。

在市民政局的推動下,廣州建設婚慶產業園,建成四個各具特色的婚慶旅游度假勝地,建設集研學、婚禮、餐飲、酒店為一體的生活旅游婚慶體驗基地,推動形成以婚姻消費產品和服務為核心的產業鏈,帶動發展綠色婚慶服務。

在打造婚慶文旅品牌方面,探索“婚慶+旅游”發展新模式,成功舉辦“廣州,見證幸福之旅”等婚慶旅游體驗活動;番禺區舉辦的“金秋登高·一健鐘情”蓮花山登高健身文化旅游節和沙灣古鎮嶺南中式婚俗文化月等活動也備受矚目。

婚慶博覽會的舉辦也是推動甜蜜經濟的良好契機,市民政局聯合市商務局支持相關企業定期舉辦線上、線下全國性婚慶博覽會,全面推動婚慶產業發展交流,積極探索婚姻服務、婚慶產業和市場資源整合新路徑。透過整合婚慶產品優勢資源,引導企業、商戶瞄準婚慶市場新變化推進轉型升級,海珠區“婚紗一條街”已形成特色品牌,引領婚慶消費新風尚。

標簽: 廣州民政局 婚姻登記 全城通辦 戶外頒證 集體婚禮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