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新要聞】國防部正告“臺獨”:不收手將繼續以行動說話!A股周期崛起、新能源熄火,市場風格切換

A股今日走勢分化,滬指午后發力走高漲約1%,創業板、科創50指數表現疲弱;港股午后恢復交易后全線大漲,恒指盤中漲近4%,恒生科技指暴漲6%。

具體來看,滬指在金融、釀酒等板塊的帶動下發力拉升,創業板、科創50指數則在半導體、新能源等板塊的拖累下震蕩下挫;截至收盤,滬指漲0.97%報3246.25點,深成指微漲0.06%報12104.03點,創業板指跌0.44%報2667.3點,上證50指數漲1.64%,科創50指數跌1.2%。兩市成交額略有萎縮,全日成交不足萬億。

近日,A股市場風格有所切換,以煤炭、石油、燃氣、電力為首的周期板塊熱度持續升溫,而以光伏、儲能、鋰電為首的新能源板塊逐漸“熄火”,汽車產業鏈也集體回落。今日,券商、保險、銀行、釀酒、地產等權重板塊聯袂拉升,東北證券漲停,舍得酒業(600702)大漲7.5%,中國平安、中國人壽(601628)漲超3%。


(資料圖)

港股今日表現強勢,恒指盤中漲近4%,恒生科技指數漲超6%。截至收盤,恒生指數收漲3.63%報19968.38點,恒生科技指數漲6.01%報4268.54點。港股科技類股今日集體大漲,京東集團漲11%,嗶哩嗶哩漲超10%,百度集團漲超9%,美團漲逾8%,騰訊控股漲近5%。

美股盤前,截至發稿,京東、拼多度漲超5%,嗶哩嗶哩漲4.6%,阿里巴巴、百度漲超3%。

券商板塊再度活躍 東北證券漲停

券商板塊今日再度活躍,截至收盤,東北證券大單封漲停;華鑫股份(600621)漲逾5%,東吳證券漲3.4%%,中信證券、興業證券、西部證券(002673)等漲約3%。

東北證券24日晚間披露2022年半年度報告,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03億元,同比減少 17.9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7億元,同比減少70.61%。其中第二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03億元,同比下降1.6%;歸母凈利潤4.66億元,同比增長27.72%。

公司表示,上半年,面對復雜波動的市場環境,公司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穩健進取,在一季度經營出現虧損的情況下,積極把握市場機遇,優化主營業務結構,鞏固優勢業務創收能力,二季度扭虧為盈實現正收益。

興業證券表示,從已披露的中報和業績快報來看,中小券商業績降幅整體收窄至50%~80%區間,部分大中型券商業績降幅收窄至20%以內,環比一季度有顯著修復;政策方面,資本市場發行機制和交易機制改革持續深化,行業經營的政策環境持續向好,全面注冊制的政策預期有望提振板塊情緒;估值方面,當前券商板塊估值處于2012年來底部向上約8%~10%分位區間,而行業7月單月ROE分位區間達50%~60%,估值與盈利錯配空間顯著,為行業估值修復孕育充足空間。

航運板塊再度爆發

中遠海特11日大漲110%

航運板塊今日再度爆發,截至收盤,長久物流(603569)、中遠海特(600428)、中遠海能(600026)、珠海港(000507)、長航鳳凰(000520)等漲停,寧波海運(600798)、招商輪船(601872)漲逾8%。

值得注意的是,中遠海特自8月11日以來持續拉升,截至目前已累計大漲超110%;長航鳳凰近4日累積漲約36%。

中遠海特昨日晚間發布交易異常波動公告稱,經自查,公司目前生產經營正常。公司未發現可能或已經對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較大影響的媒體報道或市場傳聞,公司亦未涉及熱點概念。公司未發現其他可能對公司股價產生較大影響的重大事件。

公司近日披露的2022年半年度業績快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8.14億元,同比增加61.5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5億元,同比增加129.4%。

資料顯示,公司是以大型設備貨物為主的特種船運輸公司,擁有多用途船(運力占比24%)、重吊船(16%)、紙漿船(32%)、半潛船(17%)、木材船(6%)、瀝青船(2%)、汽車船(2%)。優先發展半潛船、紙漿船“雙核”船隊,拓展紙漿物流產業鏈和工程項目物流產業鏈。機構表示,公司為全球特種船運輸龍頭,將受益于全球新能源發展浪潮。

長春高新反彈 盤中大漲超5%

長春高新(000661)盤中直線拉升,一度大漲超5%,隨后回落漲幅收窄;截至收盤,該股漲約2%報185.89元,成交近23億元;自8月18日“閃崩”跌停以來,該股持續調整,近5日跌近20%。安科生物(300009)亦今日走高,盤中一度漲近7%。

消息面上,今日有媒體報道浙江已啟動對第一批接續和第三批藥品集采品種的數據采集工作,包括第一批接續品種下一周期的約定采購量,以及第三批集采品種的預采購量。醫療機構填報時間從8月22日起,至8月29日。值得注意的是,從采購品種名單看,第三批藥品集采品種以化藥為主,而生長激素并不在列。對此,長春高新表示,對此消息并無關注,一切以發布的名單為準。

周期崛起 新能源集體“熄火”

煤炭、石油、燃氣、電力等板塊盤中集體拉升,截至收盤,煤炭板塊方面,上海能源(600508)、晉控煤業(601001)、兗礦能源(600188)漲停,山西焦煤(000983)漲逾8%,陜西煤業(601225)漲6.4%;中國神華(601088)漲約5%;石油板塊方面,廣匯能源(600256)、準有股份、博邁科(603727)、中晟高科(002778)漲停,中國海油(600938)漲超8%;燃氣板塊方面,德龍匯能(000593)、東方環宇(603706)、國新能源漲停,新奧股份(600803)、九豐能源(605090)漲超8%;電力板塊方面,郴電國際(600969)、華能國際(600011)漲超5%。

值得注意的是,兗礦能源、陜西煤業等盤中再創新高;德龍匯能已連續5個交易日漲停,國新能源連續三日漲停。

而汽車產業鏈、光伏、鋰電概念今日繼續回調。截至收盤,汽車產業鏈方面,欣銳科技(300745)跌超10%,晉拓股份(603211)、振邦智能(003028)、福然德(605050)、德宏股份(603701)跌停,南方精工(002553)跌超9%,松芝股份(002454)、湘油泵(603319)跌超8%;鋰電方面,天齊鋰業(002466)、永興材料(002756)跌超5%,贛鋒鋰業(002460)跌超4%;光伏概念方面,帝科股份(300842)跌超11%,合盛硅業(603260)跌超7%,錦浪科技(300763)、禾邁股份跌約6%。

對于當前市場風格是否正在切換的看法,市場明顯存在分歧。有機構認為,市場已經開啟切換,賽道內從高估值切向低估值,行業間從熱門切向冷門。但也有機構認為,風格難以切換,但成長內部會分化,缺乏基本面的題材股退潮,具備盈利支撐的新成長仍將繼續。

國海證券認為,從風格上來看,當前新能源產業周期同2013-2015年互聯網周期有諸多類似之處,經濟結構調整,“破舊立新”的大背景下,總量經濟增長動能偏弱,流動性環境相對充裕,有利于結構性行情的演繹。中小成長在回調之后是布局的機會,維持小盤優于大盤、成長優于價值的判斷。

而民生證券則果斷喊出,“不要猶豫,趕緊切換”。該機構認為,當下,中外能源的短缺導致了工業金屬、化工品大量產能的退出,部分品種庫存卻又維持在歷史低位,在需求擔憂被充分定價并有所修復后,供給因素將再次成為邏輯主線,周期重定價之路已然開啟。過去一段時間宏觀經濟的擔憂讓過去投資者選擇擁擠交易在看似安全的地方,當下中國宏觀波動率正在放大。海外的衰退交易正在告一段落,通脹粘性正在被重新定價,而國內的能源時空短缺也將催化本就亟待被重估的傳統能源以及鏈條產業的產能價值。當下,鑒于老能源正成為全球交易的關注點。

商務部回應美方將7家中國相關實體

添加到其出口管制清單

8月25日,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提問,23日美國商務部發布消息,美國將7家中國相關實體添加到其出口管制清單中。請問中方對此有何回應?是否會進行反制?

對此,商務部發言人束玨婷表示,美方一再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出口管制等措施,動用國家力量對他國企業和機構進行打壓遏制,將7家中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中方對此堅決反對。美方的做法嚴重損害中美企業間正常經貿往來合作,嚴重破壞市場規則和國際經貿秩序,嚴重威脅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這不利于中美兩國,也不利于整個世界。美方應立即停止錯誤做法。中方將采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和機構的合法權益。

國防部:將繼續以行動說話!

8月25日下午,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譚克非大校答記者問。

記者:民進黨當局近期多次炒作,大陸在臺灣周邊軍演是“不負責任”的“挑釁”行為。另據臺媒報道,臺軍近日開展重炮射擊訓練和“無限高”導彈試射,并進行反登陸操演。請問對此有何評論?

譚克非:近期發表的《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就臺灣自古屬于中國的歷史經緯、法理事實和新時代推進祖國統一的立場、方針、政策作了全面系統闡述。民進黨當局和“臺獨”分裂勢力為了一己私利不惜背棄民族大義,勾連外部勢力進行謀“獨”挑釁,這是導致臺海局勢緊張升級的根源。我們近期組織的一系列軍事行動,就是對“臺獨”分裂分子和外部勢力干涉的震懾懲戒。搞“臺獨”只會將臺灣推入災難深淵,只會給臺灣同胞帶來深重禍害。我們正告民進黨當局和“臺獨”分裂勢力,如果執迷于挾洋自重、謀“獨”挑釁不悔改、不收手,我們將繼續以行動說話,堅決予以反制。

記者:美日等國官員近期多次發聲,對中國軍隊在臺灣島附近開展的軍事演訓活動進行無端指責。請問對此有何評論?

譚克非:有關國家的言論完全是顛倒黑白、甩鍋推責,中方已多次表明了堅決反對的立場。當前臺海局勢的前因后果一清二楚,是非曲直一目了然。中國人民解放軍近期在中國臺灣島附近開展的一系列軍事演訓活動公開、透明、專業、適度,是對挑釁者、攪局者的警示回擊,是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正當、正義之舉。美國作為這場危機的始作俑者,應當也必須為此承擔全部責任。美方應切實恪守一個中國原則,立即采取措施糾正錯誤,而不是進一步加劇臺海局勢緊張。

近期,日方附和美方涉臺消極言行,渲染所謂“中國軍事威脅”,是極不負責任的。一段時間以來,日方持續增加防衛預算,強化軍力部署,已經引發地區國家和國際社會高度警惕。我們敦促日方深刻反省自身侵略歷史,停止對中方的造謠抹黑,多做有利于增進與鄰國互信、有利于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事情。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