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聚焦:激勵企業研發,稅收三重發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國家統計局、科技部、財政部公布了《2021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21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再創新高,達到2.8萬億元,較上年增長14.6%。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研發經費投入經濟體,研發投入連續6年保持兩位數增長,為全球研發經費增長作出重要貢獻。

境內外媒體在分析我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再創新高的原因時,都不約而同地指出,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收減免政策的實施,有效激發了企業研發投入的積極性。從稅收減免政策的實施效果看,這種激勵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其一,稅收減免政策為企業研發提供了清晰的導向。集成電路產業和軟件產業是信息產業的核心,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關鍵力量。為鼓勵企業持續加大集成電路的研發力度,國家出臺了非常有力度的稅收優惠——在滿足其他規定條件的前提下,企業研發的集成電路如果線寬分別小于28納米(含)、小于65納米(含)或130納米(含),可以分別對應享受免繳10年企業所得稅優惠、“五免六減半”優惠、“兩免三減半”優惠。換句話說,如果某個企業研發的集成電路線寬分別小于28納米(含),意味著10年內都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雖然目前能夠享受這一稅收優惠的企業數量并不多,但國家已經表明了清晰的導向:研發力度越大、研發成果科技含量越高,能夠享受到的稅收優惠越多。

其二,稅收減免政策為企業解決了資金的難題。對于企業來說,資金不足是創新最大的短板。對此,國家出臺的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可以讓從事研發活動的企業,在滿足規定條件的情況下,按照15%的優惠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稅率比法定稅率25%低了10個百分點,企業稅負因此明顯降低。同時,為了進一步鼓勵企業開展研發活動,只要符合條件的企業將資金投入研發,費用可以實現100%加計扣除。也就是說,企業研發投入100元,可以在繳納企業所得稅時扣除200元。此外,符合條件的重點軟件企業,可以減按1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符合條件的軟件企業,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可以即征即退等優惠政策,都在不同程度上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根據《中國稅務報》報道,在研發方面取得重大技術突破的企業,都曾享受了數千萬元到數億元不等的稅收優惠。這些真金白銀的支持,為一直致力于創新研發的企業,特別是在研發關鍵階段缺少資金的企業,提供了雪中送炭般的支持。

其三,稅收減免政策為崇尚創新營造了良好的氛圍。近年來,國家除了出臺專門針對研發的稅收優惠政策外,還出臺了增值稅留抵退稅等具有普惠性質的稅收政策,使注重研發的企業在稅收減免上獲得了比較顯著的疊加效應。與此同時,近年來稅務部門高度重視稅收營商環境建設,在落實與研發有關的稅收優惠過程中,更是不遺余力。近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忠儀表董事長馬玉山在回顧企業發展歷程時,就明確表示,他們公司實現從艱難轉型到國際領先的跨越,離不開稅務部門的大力支持,特別是在研發方面的大力支持——圍繞稅收減免政策的落實,稅務部門正通過智慧稅務的建設,讓優惠政策的落地更便捷,也讓納稅服務變得更加精細。基于此,一種崇尚創新、重視研發的氛圍已經逐步在企業界形成。

眾所周知,國家之間的競爭,最直觀的表現就是企業,特別是大企業之間的競爭。而大企業之間競爭的關鍵,就在于核心技術。在持續多年的中美經貿摩擦中,中國無論是政府、企業,還是民間,都已經對此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作為重要的政府職能部門,稅務部門對研發企業從政策落地到日常管理再到納稅服務全方位的支持,不僅帶給企業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而且逐步增加了企業“不破樓蘭終不還”的使命感——而這,恰恰是中國成為創新大國的關鍵所在。

張剴來源:

2022年09月06日05版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