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環球消息!信貸總量平穩增長 結構持續改善 金融為實體經濟提供有力支持

9月9日,人民銀行發布8月份金融數據,8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2.2%;8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25萬億元,同比多增390億元;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0.9%;8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10.5%,8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4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5571億元。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8月份金融數據顯示國內實體經濟融資需求改善,結構持續優化。M2、社融增速與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顯示貨幣供應處于合理區間,繼續為實體經濟復蘇提供有力支持。

光大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張旭表示,8月末M2同比增速達到12.2%,較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8月份人民幣貸款較去年同期多增390億元,其中企業中長期貸款多增2138億元,表明實體經濟以及融資市場的情況正在變好。


(相關資料圖)

企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多增

從信貸數據看,8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25萬億元,環比多增5710億元,同比多增390億元。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8月份人民幣貸款環比較大幅度多增,符合季節性規律,但同比能夠實現多增,與政策進一步發力有關。8月份,政策利率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降低,人民銀行召開部分金融機構貨幣信貸形勢分析座談會,此前推出的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落地實施,以及國常會出臺穩增長19項接續政策等,都對信貸數據有一定提振作用。

從結構上來看,8月份貸款表現有所分化。企業中長期貸款同比恢復多增,且多增幅度達到2138億元。“企業中長期貸款改善,一方面反映穩投資政策效果逐步釋放;另一方面表明企業對經濟復蘇前景信心在改善。”周茂華說。

王青認為,企業中長期貸款走強主要受基建穩增長發力帶動。其中,此前推出的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在8月份快速落地,對基建配套融資需求起到較強的提振作用。

居民貸款方面,8月份居民短期貸款恢復同比多增。周茂華表示,這表明居民消費需求有所回暖。王青認為,其主要原因或為銀行信貸額度充足,加大了對優質個人客戶的信貸投放力度,同時,近期貸款利率下行也對個人貸款需求有所提振。居民中長期貸款增加2658億元,同比仍少增1601億元,不過同比下滑幅度有所收窄。

三因素致社融同比少增

8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43萬億元,環比多增約1.67萬億元,但同比少5571億元,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速較上月末回落0.2個百分點至10.5%。

王青表示,8月份社融同比少增主要受政府和企業債券融資以及外幣貸款三個因素拖累。

政府債券融資方面,8月份政府債券凈融資3045億元,同比少6693億元。王青認為,今年財政發力前置,對近兩個月社融增速起到明顯的下拉作用。后期伴隨新增加的5000多億元專項債額度在10月底前發行完畢,專項債發行對社融的拖累會有所減輕。

8月份企業債券凈融資1148億元,同比少3501億元。王青表示,這一方面與當月到期量增大有關;另一方面則因為企業貸款條件改善導致債券融資性價比下降。

外幣貸款方面,8月份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減少826億元,同比多減1173億元。王青表示,這主要受美聯儲加息、美元貸款利率走高影響。

信貸平穩增長趨勢將持續

8月份M2同比增速繼續上揚,達到12.2%,較上月加快0.2個百分點。周茂華表示,這顯示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相互配合,增加基礎貨幣投放,帶動居民、企業存款增加。

具體來看,王青認為,8月份大規模留抵退稅繼續推進,退稅資金直達企業賬戶,這會直接增加企業存款,推高M2增速。當前基建投資發力,財政支出力度加大,8月份財政存款同比多減近4300億元。

展望未來,王青預計,在經濟修復和政策發力作用下,9月份金融數據將進一步回暖。張旭也認為,信貸總量平穩增長、結構改善的大趨勢還會持續下去。一方面,因為政策具有持續性;另一方面,政策效能的完全發揮也常有一定的滯后性,其需要一段時間在市場主體之間進行傳導和增強。未來,隨著政策的逐步落地和傳導,實體經濟以及融資市場的情況會進一步改善。

標簽: 實體經濟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