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全球即時看!國家發展改革委新年首場發布會傳遞信息 2023年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物價總體穩定


(相關資料圖)

1月12日,顧客在江蘇省南京市一家超市選購商品。新華社圖

國家發展改革委今年首場發布會聚焦穩物價,并傳遞出重要信息:2022年物價總體平穩,2023年將繼續保持穩定。

國家發展改革委1月1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22年我國穩物價工作成效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司長萬勁松表示,2023年完全有信心、有能力繼續保持物價總體穩定。

萬勁松介紹,回顧2022年,我國物價總水平持續平穩,國內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單月漲幅始終運行在3%以下,全年上漲2%,大幅低于美國8%左右、歐元區8%以上、英國9%左右等發達經濟體的漲幅,也明顯低于印度、巴西、南非等新興經濟體7%至10%(1至11月)的漲幅。國際脹、國內穩,對比十分鮮明。

萬勁松表示,202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在“穩民生商品、穩大宗商品、穩市場預期”三方面工作可圈可點。其中,創新預期管理機制,加強政策信息發布,及時釋放調控信號,加強期現貨市場聯動監管,遏制過度投機炒作等一系列舉措,穩定市場預期效果明顯。

食品和能源是穩價兩大陣地。2022年全年CPI中的食品價格指數上漲2.8%,明顯低于歐美等主要經濟體10%左右的漲幅。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副司長牛育斌回顧說,國家發展改革委圍繞糧油肉蛋菜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做了一系列扎實有效的工作,過程“不容易”,成效“不平凡”。

此外,我國與歐美國家能源價格大幅上漲也形成鮮明對比。數據顯示,2022年1至11月,美國、歐元區CPI中能源價格同比分別上漲約27%和38%,而我國CPI中居民水電燃料價格僅上漲約3%,汽柴油價格漲幅也明顯低于歐美。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副司長周伴學認為,202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創新機制、穩定預期、加強監管“三箭齊發”,以煤炭為錨著力保持能源價格總體穩定,為穩增長、保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撐。

針對2023年物價走勢,萬勁松認為,展望2023年,盡管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可能高位波動,輸入性通脹壓力仍然存在,但我國物價保持平穩運行具有堅實基礎。糧食生產連續豐收,生豬產能合理充裕,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充足,基礎能源保障有力,保供穩價體系進一步健全,完全有信心、有能力繼續保持物價總體穩定。

標簽: 傳遞信息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