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三部門“掌舵人”齊發聲傳遞哪些信息 天天熱文


(資料圖片)

安寧

3月26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上,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三部門“掌舵人”共同發聲,傳遞中國經濟穩定向好的積極信號和強勁信心。

筆者認為,信心來自于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發展態勢;來自于中國經濟企穩回升的積極因素在不斷匯聚;來自于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巨大潛力和旺盛的活力。

首先,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發展態勢依舊沒有改變。判斷中國宏觀經濟走向重在看“勢”,即過往的態勢、當前的形勢和今后的趨勢。從新時代的十年發展態勢來看,中國經濟總量邁上了新臺階。國內生產總值增加到121萬億元,五年年均增長5.2%,十年增加近70萬億元、年均增長6.2%,是全球經濟發展的最大動力源;從當前形勢看,今年以來,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增長動力不斷增強;從今后趨勢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沒有改變,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其次,中國經濟回暖復蘇的積極因素在不斷匯聚。今年以來,隨著穩經濟各項政策效應的逐步釋放,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經濟增長的積極因素在不斷積聚增強。不僅如此,利好信號還在持續釋放。積極的財政政策是經濟發展的“穩定器”,充分發揮財政政策調節作用,能激發企業活力,助穩宏觀經濟大盤;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放寬外資市場準入則會提升外商投資信心,助力外資企業深耕中國市場。

第三,中國經濟有強大的韌性、巨大的潛力和旺盛的活力。中國經濟韌性強,無論是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還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中國都充分發揮了穩定器的作用;中國經濟潛力大,我國擁有逾14億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規模內需市場,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和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發展潛力巨大;中國經濟活力足,經濟的復蘇離不開持續迸發的市場活力。新舊動能轉換、新業態加速布局、新興產業集群不斷涌現,創新正在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

信心是黃金,三部門“掌舵人”齊發聲傳遞出中國經濟這艘大船行穩致遠有底氣。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