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一圖讀懂:發改委密集調研釋放哪些政策信號|全球時訊

近一個月來,國家發改委各司局前往全國各地調研頻次至少達到77次,“發展”成為各調研組強調的最高頻詞匯,那么,調研組主要關注領域有哪些?哪些司局最忙?哪些地區成為政策調研的主要關注?這又將釋放接下來怎樣的政策信號?記者梳理3月18日-4月18日的相關公開報道,嘗試找出前述問題答案。


【資料圖】

發展才是硬道理

推動經濟運行持續整體好轉是今年經濟工作的總基調,“發展”成為調研組關注的最高頻詞匯。圍繞發展,“產業”“高質量”“鄉村振興”“創新”同樣也是關鍵。

地區司很忙,農經司、高技術司沒閑著

地區經濟司、農經司、高技術司成為發改委近一個月內外出調研頻次TOP3的司局部門。

地區經濟司主要關注領域有兩個方面,一是生態環境保護與綠色發展,二是長三角一體化重點發展項目建設情況。

農經司主要關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其中,在陜西漢中、山東濰坊、黑龍江綏化、黑龍江巴彥調研時,農經司都提到,要聚焦城鄉融合、產業發展,為全國新一輪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2023-2027)》規劃提供決策參考。

高技術司則關注企業數字化轉型和當前企業在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融合發展方面的情況。

“蘇大強”備受青睞

近一個月來,包括地區經濟司、外資司、就業司、基礎司在內的多個司局至少16次前往江蘇調研。

緊鄰江蘇的浙江同樣成為近一個月來各司局的“愛去好地”,8個司局10次前往浙江各地調研。值得注意的是,嘉興又成為浙江省內的高頻地——社會發展司、規劃司、就業司和地區經濟司先后于4月1日、4月12日、4月12日和4月15日前往嘉興調研。

江蘇關鍵詞:開放

調研江蘇的各司局中,地區經濟司和外資司出現頻次最高,地區經濟司關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點項目,外資司則關注企業利用外資情況以及對外開放水平。

在常州和太倉,調研組均強調,企業要積極參與產業對接交流等活動,深度挖掘合作需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深化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在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還有哪些政策信號?

環資司在江蘇張家港:“下一步國家將會同地方有關部門不斷優化完善相關政策,助力企業高質量推進節能降碳轉型升級。”

投資司在浙江溫州:“調研組將認真梳理在溫調研成果,系統歸納溫州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促進民間投資的好經驗、好做法,適時在全國范圍內復制推廣,同時推動相關政策體系迭代完善。”

地區經濟司在浙江嘉興:“深入推進示范點建設各項工作,積極為全國縣域高質量發展探索可行路徑。”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