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速看:5月MLF小幅加量續做 釋放央行繼續實施穩健略偏松政策信號

5月15日,央行開展1250億元中期借款便利(MLF)操作,本月MLF到期量為1000億元;本月MLF操作利率為2.75%,與上月持平,2022年8月以來連續10個月處于這一水平。


(資料圖片)

多位受訪業內人士告訴貝殼財經記者,5月MLF延續加量續做,符合市場預期,二季度信貸投放力度回調,銀行對MLF操作需求下降,與此同時,近期市場利率下行較快,也無需MLF操作大規模加量“補水”。但小幅加量操作,釋放了央行繼續實施穩健略偏松政策信號。

連續兩月小幅加量續做 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

5月MLF操作央行實施了250億凈投放,為連續第六個月加量續做,但已連續第二月小幅加量續做。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在一季度集中靠前發力后,4月新增信貸投放規模明顯下降。他認為,短期內信貸投放節奏回調過程還會持續,不排除5月和6月新增信貸同比少增的可能。在經濟回升過程中,這有助于在穩增長與控制宏觀杠桿率之間把握好平衡。信貸投放節奏回調意味著銀行對MLF操作的需求減弱,是5月MLF加量規模繼續處于“地量”的直接原因。

在他看來,受CPI同比持續走低,以及銀行信貸投放力度放緩后,寬信用與寬貨幣之間“蹺蹺板”效應發酵等因素影響,近期市場利率下行較快,也無需MLF大幅加量續做“補水”。不過,當前仍處于經濟恢復階段,以居民消費和民間投資為代表的經濟內生增長動力還有待進一步提振。

“MLF保持加量續做,能夠釋放政策面延續穩增長取向的信號,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王青指出,綜合考慮上半年經濟修復狀況及信貸投放趨勢,預計6月MLF有望繼續小幅加量或等量續做。3月降準落地后,短期內MLF操作將成為央行調節銀行體系中長期流動性的主要工具。

此外,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央行MLF略微增量續做,釋放央行繼續實施穩健略偏松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薄弱環節、制造業等重點新興領域支持,為經濟復蘇保駕護航,以穩定市場預期。

MLF連續10個月利率不變 LPR有望繼續保持穩定

5月MLF操作利率已經連續10個月保持不變。王青認為,這符合市場預期。而近期物價走勢明顯偏弱,市場利率下行較快,但政策性降息能否落地將主要取決于經濟修復進度。

王青認為,MLF利率最終能否下調,將主要取決于后期經濟修復動能。歷史數據顯示,市場利率下行并非判斷政策性降息的可靠風向標。我們判斷,若接下來經濟修復勢頭出現較大幅度下行波動,不能完全排除降息提上政策議程的可能,但短期內MLF利率下調的概率不大。在3月降準落地、新安排1.2萬億減稅降費措施后,二季度宏觀政策整體上會處于“觀察期”,重點是加大現有措施落實力度,同時密切觀察宏觀經濟修復態勢,特別是房地產市場走勢。

值得注意的是,本月MLF利率保持不變,以此為錨定利率的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則有望保持穩定。

周茂華表示,除了MLF利率未變之外,今年前四個月金融數據顯示目前市場利率處于合理水平,同時近年來部分銀行凈息差壓力增大,短期LPR利率調降門檻仍然偏高。

王青亦認為,受前期“推動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和個人消費信貸成本”,以及居民房貸利率持續下調影響,2022年末商業銀行凈息差降至1.91%,為有歷史記錄以來的最低點。受此影響,盡管近期部分銀行存款利率下調,市場利率走低,銀行各類負債成本有所下降,但5月報價行主動壓縮LPR報價加點的動力仍然不足。

“經濟修復正在帶動各類市場主體自主性融資需求上升,通過下調1年期LPR報價激發市場融資需求的必要性不高。”王青指出,5年期以上LPR報價則因受此前積壓需求集中釋放影響,一季度樓市出現邊際回暖勢頭保持不變的概率較大。但各地會在因城施策基調下,通過首套房貸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等政策工具,持續引導新發放居民房貸利率下行。

周茂華亦預計,后續各地仍延續因城施策、精準調控思路,用好用足包括首套房貸利率動態調節機制在內的穩樓市政策,促進房地產回歸平穩健康發展軌道。

此外,周茂華還指出,國內貨幣政策強調精準有力,貨幣總量保持合理增長與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情況下,央行將更加突出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支持。同時,我國還需通過持續深化改革,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激發微觀主體活力和創新力。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