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突出“制造業當家” 金融服務供給質效提升 焦點速讀

突出“制造業當家”,近期多個銀保監局出臺舉措以提升制造業金融服務供給質效。銀行保險機構加大落地效率,增強制造業企業的資金實力和保障程度。


(資料圖)

上海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金融業從三方面增強制造業轉型升級能力:一是銀行機構持續增大制造業信貸投放力度;二是保險資金加大制造業長期資金供給;三是保險機構提升制造業風險保障力度。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在金融管理部門推動下,金融業加大了對制造業的支持和服務力度,有效地支持了制造業復蘇和產業鏈穩定。

金融活水是實體經濟的血脈。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銀行業主要從增總量、調結構、降成本三方面提升制造業信貸投放質效,進一步優化制造業信貸結構,提升制造業融資質量。

四川銀保監局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該局已對銀行保險機構支持制造業發展情況分層分類開展調研督導,要求銀行保險機構針對行業發展階段特點,擴大有效信貸投放。截至一季度末,四川省銀行業制造業貸款余額7935.9億元,較2022年同期增長24.9%,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8.8個百分點。

制造業企業融資的一大特點是貸款需求量大、用款周期長,增加中長期貸款投放至關重要。董希淼表示,金融機構應創新中長期信貸產品,優化制造業企業債務期限結構。同時,還要破除抵押擔保限制,將商標、專利等作為授信依據,開發更多信用貸款產品,滿足中小制造業企業需求。

記者在業內采訪了解到,近年來,保險資金通過股權投資計劃、債轉股等方式持續加大制造業投資力度。以頭部保險資管公司國壽資產為例,截至5月底,國壽資產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投資超1萬億元,先進制造業領域投資超560億元。

作為社會經濟領域重要的風險管理手段,保險業正在通過發揮事前預防與事后補償功能,有效降低制造業企業的生產經營風險。

以助推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起到關鍵作用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為例,由于裝備本身技術復雜、價值量大,其在創新、推廣、轉化過程中存在一定經濟與技術風險。記者在業內了解到,為減少企業創新過程中的風險損失,相關部門近年持續加大政策支持,支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擴圍提質,同時引導保險公司創新科技保險產品,增強保障力度。

以四川省為例,記者了解到,截至一季度末,四川省科技保險共簽單936單,累計提供172.6億元風險保障;累計為123臺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提供47.8億元風險保障。

對外經貿大學保險學院教授王國軍表示,保險業還應緊跟產業升級步伐,為各類制造業企業提供更強大、精細的風險管理能力。比如,保險業應制定各行各業風險管理標準,推動各行各業自身風險管理能力提升,從而更好地實現社會各個領域防災減損。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