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重磅!MLF超預期“降息”

又降了!

為對沖稅期高峰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8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下稱“央行”)開展204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和401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充分滿足了金融機構需求。

圖片來源:央行網站


(資料圖)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為1.8%,較前值下降10個基點;MLF操作利率為2.5%,較前值下降15個基點。這也是繼6月份MLF、7天逆回購操作利率分別下調10個基點后,央行再度“降息”。

對于三個月內兩度“降息”,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這主要源于經濟修復的內生動力還不強、有效需求仍不足,亟需通過降息等政策加快協同發力以強化逆周期調節,提信心、穩預期、穩增長。近期公布的宏觀和金融數據弱于預期,尤其是7月份社融口徑下的人民幣貸款僅增加364億元,同比大幅少增3892億元,創下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新低,表明實體融資需求明顯偏弱,需要通過降息來降低私人部門資產負債表衰退、風險偏好下降的風險,全力支持實體經濟。

“同時,當前企業盈利狀況下滑,企業中長期貸款拐點將至,支撐力度邊際下滑,居民端信用整體收縮,政府債務付息壓力不斷加大,降成本、擴投資和促消費仍為重要任務。”溫彬表示,通過降息,可以帶動貨幣市場、債券市場,尤其是中長期信貸市場利率的下降,進而有助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進一步下行,達到為企業降成本和促進穩就業、助力穩投資和激發民間投資內生動能,以及加強財政與貨幣政策配合、增強政府債務可持續性的目的,為后續國內經濟的穩固回升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在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看來,本次時隔兩個月再度“降息”,且MLF利率下調幅度達到0.15個百分點,大幅超出市場普遍預期,意味著貨幣政策穩增長力度顯著加大。此次政策利率體系內的非對稱“降息”,背后或與政策面當前著力引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行,同時抑制資金在貨幣市場空轉套利有關。

從操作量來看,本月MLF到期量為4000億元,而當日逆回購到期量為60億元,故央行實現凈投放1990億元。

溫彬認為,本月MLF小幅超量續作、7天逆回購大幅加量投放,主要用于對沖短期稅期高峰影響,但因當前資金面整體延續寬松、資金利率低于政策利率中樞運行、市場杠桿率高企、銀行對MLF續作的需求降低等影響,MLF大量超額續作的必要性不強。

“8月份MLF小幅加量續作后,接下來降準落地的可能性上升。”王青表示,MLF操作和降準都能補充銀行體系中長期流動性,后者還能降低銀行資金成本,釋放較為明顯的穩增長信號。綜合考慮三季度信貸投放力度加大、地方債發行量上升帶來的資金需求,以及提振市場信心的需要,接下來在MLF持續加量續作的同時,三季度有可能實施年內第二次全面降準。

基于MLF利率的錨定作用,業內普遍預計本月LPR也將下調。溫彬表示,在8月份MLF利率再度下調帶動下,本月LPR預計將跟隨下調,1年期、5年期以上LPR或分別調降10個基點、15個基點。

王青認為,8月份MLF操作利率下調,當月LPR也會跟進調整。考慮到當前樓市運行狀態,8月份5年期以上LPR更大幅度下調的可能性較高,預計8月份5年期以上LPR下調幅度可能會達到0.2個百分點至0.25個百分點,1年期LPR報價有可能下調0.1個百分點。這將帶動新發放居民房貸利率較快下行,釋放更為明確的穩樓市信號,扭轉市場預期,推動房地產行業盡快實現軟著陸。這對下半年穩增長和防風險都具有重要意義。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