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消費貸利率一降再降,最低可至3%!專家:注意資金套利風險

“我記得去年5月申請消費貸的時候利率還是4.05%,但最近客戶經理打電話介紹說年化利率最低可以到3.4%,太瘋狂了。”近日,廣州市民小夢(化名)對南都·灣財社記者表示,明顯感覺到銀行的消費貸優惠力度越來越大。

今年初以來,伴隨著利率水平下降,銀行消費貸利率持續走低。記者關注到,進入8月份,多家銀行通過發放“優惠券”“贈送禮品”“貸款拼團”等形式繼續加大消費貸利率優惠力度,利率最低可至3%。

消費貸利率持續下行的背后有著政策和市場的雙重影響。有分析人士預計,三季度經濟復蘇動能有望增強,加之部分銀行凈息差壓力大,消費貸利率仍有進一步下行可能,但下行空間有限。


(資料圖片)

年化利率低至3%

南都·灣財社記者注意到,日前,部分銀行開啟新一輪消費貸價格戰。其中,多家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的消費貸利率已降至3.3%-4%,更有銀行低至3%。

浦發銀行微信公眾號顯示,該行8月份上新的優惠活動——浦閃貸“月月享”活動時間為8月1日至8月31日,每周二10點起可有機會領取一張一年期3%的利率優惠券,每周限量100張。此外,該行的客戶還可領取一張一年/三年期浦閃貸利率7.7折優惠券。

民生銀行也推出“民生民易貸”產品優惠。廣州地區民生銀行一客戶經理在朋友圈發文介紹,“額度最高20萬元,活動期內(7月1日至9月30日)申請并簽約民生民易貸,送消費貸利率優惠券一張,優惠后年化利率3.68%。

除股份制銀行外,部分國有大行也推出低利率消費貸產品。交通銀行“惠民貸”針對優質單位客戶新發放貸款時,系統自動發放一張3.6%的利率券,或一張9折利率優惠券;建設銀行則針對優質客戶推出年化利率最低可至3.5%的貸款產品,參與申請的客戶還有機會獲得話費、紅包等禮品。

記者了解到,部分城農商行還通過貸款拼團、送免息券等形式加大消費貸營銷力度。例如紫金農商行針對南京市23至60周歲(含)市民推出了“紫金e貸”消費貸利率優惠活動,貸款額度最高為30萬元,年化利率(單利)低至3.78%。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銀行宣傳的優惠利率十分吸睛,但在實際放款過程中,能獲得最低貸款利率的客戶并不多。廣州地區某城商行一位個貸經理向記者表示,一般銀行都會限量發放優惠券,利率越低搶券難度更大。

除此之外,銀行發放消費貸利率優惠券時也會綜合考慮客戶的工作性質、工資流水、征信等資質。“類似新客戶或者代發客戶、辦理房貸客戶、高端理財客戶、白名單客戶等個人資質良好客戶更容易獲得優惠的利率。”上述個貸經理說。

上半年消費貸款同比多增四千億元

事實上,早在今年年初,銀行消費貸利率就已開啟了“內卷”模式,多家主流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款利率下限一路走低,達到近幾年來最低水平。

南都·灣財社記者從多位銀行工作人員處了解到,今年春節前后,國有大行的消費貸產品利率下限均降至4%以下。彼時,中國銀行“隨心智貸”年利率最低3.95%,額度最高30萬元;建設銀行“建易貸”年化利率最低3.95%;工商銀行“融e借”額度最高可至100萬元、年化利率最低3.7%。

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7月全國性銀行的消費貸平均利率水平為3.57%。多個國有行和股份行,包括部分在個人消費貸領域較為活躍的城商行,消費貸最低利率都可以做到1年期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7月為3.55%)以下。

消費貸利率持續下行的背后有著政策和市場雙重影響。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一方面,近年來,為應對內外復雜經濟環境,宏觀政策偏積極,市場利率中樞持續下移;另一方面,受到市場競爭影響,銀行積極推動消費貸業務發展,同業競爭激烈。

今年5月,央行在《2023年第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表示,下一階段要“推動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和個人消費信貸成本穩中有降”。7月末,國家發改委發布恢復和擴大消費二十條措施(下稱“《措施》”),其中提及加大金融對消費領域的支持力度。

從央行數據來看,消費貸款今年增長明顯。上半年,住戶貸款新增2.80萬億元,同比多增5723億元。住戶貸款多增的主要原因是個人經營貸款和短期消費貸款有所多增。其中,個人短期消費貸款新增3009億元,同比多增4019億元。

除此之外,有業內人士指出,消費貸利率走低還與年內銀行存款利率調降有關。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此前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負債端成本下降后,或將傳遞到資產端,推動貸款利率穩中有降。不過,考慮到目前貸款利率已經處于低位,未來下降的空間相對有限。

嚴控消費貸資金流向

對于消費貸利率一降再降,不少業內人士也擔憂其背后可能存在的資金套利等風險,商業銀行應高度重視業務風險防控。

光大證券研究所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日前在報告中表示,現階段消費貸、經營貸等定價偏低,多數利率在3.2–3.8%之間。據我們此前測算,當前存量按揭利率仍有五成在5%以上,因此,部分居民有動機借入消費貸或經營貸,來置換按揭貸款以緩解利息償付壓力。

記者也在多個社交平臺注意到,有不少網友發帖詢問“用某銀行消費貸去還一部分房貸靠譜嗎”“借消費貸還房貸會被銀行監控到嗎”等問題。

對于消費貸的資金流向,政策層面已經多次明確。上述《措施》中提出,“加強金融對消費領域的支持。更注重以真實消費行為為基礎,加強消費信貸用途和流向監管,推動合理增加消費信貸。”

與此同時,監管也在加大查處力度。例如原重慶銀保監局今年2月召開2023年工作會議時就指出,開展經營貸、消費貸置換存量房貸專項治理,法人銀行保險機構公司治理存量問題有力推進。

從多家銀行目前發布的宣傳信息來看,不少銀行均在產品說明中注明,個人消費貸款資金不得流入股市、樓市以及其他投資性領域,不得用于法律法規禁止的其他用途。

然而,銀行信貸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領域的案例時有發生。南都·灣財社記者梳理發現,7月份以來,就有招商銀行上海分行、浙江稠州商業銀行衢州分行、青海共和農商行、雅安農商行名山支行等多家銀行因“個人貸款資金違規用于購房等禁止性領域”“個人消費貸款貸后管理不到位”等收到監管罰單。

周茂華指出,消費貸利率過低會導致產品風險與收益不匹配,不利于銀行業務風險管理,銀行需要高度重視業務風險防控與業務可持續問題。下一步,銀行應將重點從吸引客戶、爭奪市場份額轉向創新產品設計、提升服務質量、加強風險管控能力上。

與此同時,業內人士也提醒貸款客戶,在貸款過程中留意銀行優惠利率的各項限制條件,并且在使用消費貸時審慎考慮自己的還款能力,避免因借款過多而造成經濟風險。

標簽: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