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財視 > 正文

【特別關注】在保匯率還是保經濟,央行義無反顧的選擇了后者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30816】【特別關注】在保匯率還是保經濟,央行義無反顧的選擇了后者

中國人民銀行8月15日開展4010億元MLF操作和2040億元OMO操作,中標利率分別為2.50%和1.80%,操作利率各自下調15BP及10BP。MLF是貸款利率的基準,是中國最重要的政策利率。

本次降息意料之中,中國政策出臺時間當前也出現一些特點,主要是在重要的經濟數據公布期。7月份顯著低于預期的金融信貸數據疊加碧桂園債務危機與中融信托兌付危機,說明當前房地產下行周期負面效應顯性化,呈現信用緊縮特征,央行必須加大貨幣政策寬松力度,降息政策隨之出臺,并且后續LPR下調、甚至5年期LPR下調幅度高于15BP都不是意外。

本次降息也是意料之外,主要原因是當前美國國債大量發行,規模超出市場預期,疊加CPI的反彈,以及美國經濟數據的強勁,美債利率再度強勢上升,資本流出壓力劇增,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本就壓力山大。選擇此時降息,降息后中美利差顯著擴大,甚至創出歷史新低,人民幣立刻跌破7.3,同時加劇了外資的流出,對A股也形成沖擊。在保匯率還是保經濟,央行義無反顧的選擇了后者,體現了中國穩經濟的強烈意愿。降息不是結束,而是加強政策刺激的開始。

對資本市場而言,短期最受益的當屬國債,牛市走向高潮,中國10年期國債利率達到歷史低位,30年期國債利率甚至創出歷史新低。國債牛市的基礎就是經濟的長期蕭條,對經濟不看好的投資者而言國債期貨是最好的交易品種。但如果強力的政策刺激能促使經濟回升,國債期貨也存在顯著下跌的風險。

對股市而言,降息也是明顯的利好,雖然短期因外資流出而承壓,但中期來看,估值會因降息而提升,利潤也會因經濟企穩而回升。

中美十年期國債利差

標簽:

精彩推送